中國廣播30年關鍵詞

到1990年代,電視在中國普及,這對廣播幾乎是一個毀滅性的打擊。不光廣播聽眾急劇減少,廣播自身也找不到發展的新路。一直到1990年代末,那10年對于廣播而言是非常黑暗的日子。

責任編輯:朱又可 實習生 陳晨 朱曉佳

□受訪:賽立信媒介研究有限公司總經理 黃學平

★1980年代 香港

1980年代的時候,香港電臺在珠江三角洲是非?;鸬?,在廣州、深圳,基本上打開收音機就是聽香港的廣播,看電視也是看香港電視。

這對中國內地原來的廣播沖擊力是非常大。原來的廣播就是播音,讀報,讀新華社消息,接下來是每周一歌,然后是相聲。一直是這樣。而且當時政治氣氛還很濃,很多消息在內地聽不到,聽香港廣播就能知道很多。

“珠江模式”在廣東出現是必然的。簡單地說就是模仿香港電臺的播放模式。采用主持人跟聽眾溝通、現場主持的模式,更加平民化,所以就討人喜歡。特別是語言,都是說廣東話。

但是到了最近的十年,香港電臺在這里幾乎沒有影響了,頂多在深圳還能聽到。在珠江三角洲大部分地區都聽不到。這當然有信號屏蔽的因素,互相不轉播,用我的頻率對抗你的頻率,讓信號過不來。但是從內容和形式上來看,香港電臺跟廣東本地電臺相比,已經沒有太大的差別。

★1

登錄后獲取更多權限

立即登錄

網絡編輯:莫希

歡迎分享、點贊與留言。本作品的版權為南方周末或相關著作權人所有,任何第三方未經授權,不得轉載,否則即為侵權。

{{ isview_popup.firstLine }}{{ isview_popup.highlight }}

{{ isview_popup.secondLine }}

{{ isview_popup.buttonText }}
午夜宅男在线,中视在线直播,毛片网站在线,福利在线网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