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的機會大于風險——留美經濟學會2009年年會輯錄﹙一﹚
出口的下降將形成一個最強的動力,促使中國進行經濟結構的轉型。所以,如果世界經濟在今后的一兩年當中不能實現強勁的復蘇,那么這段時間,對中國其實是一段最好的時間。
責任編輯:余力 助理編輯 溫翠玲
指點宏觀
6月14日,中國留美經濟學會在廣西南寧召開了年會。在年會的BTC圓桌論壇上,學者們就如下主題展開了討論:全球金融危機下,世界經濟怎么樣?在世界經濟增長非常緩慢的情況下,中國面臨什么樣的挑戰和機會?
本報將分期刊載有關討論,以饗讀者。
我任職于西班牙對外銀行(BBVA)。BBVA是西班牙第二大銀行,這次危機中,它沒有受到任何損失,在全球來說,BBVA已經是第七大銀行。
我認為,這次全球危機中,中國的機會大于危險。
其一,四萬億的財政刺激政策是相當有利的。用財政乘數來計算,四萬億每年能帶來五到六個百分點的增長率。同時,到現在為止,中國銀行的準備金率,還在13.5%左右。如果準備金率再降六個百分點的話,足夠給銀行系統提供四萬億的流動性。今年保八應該不是一個很大的問題,增長不應該是一個問題。
登錄后獲取更多權限
網絡編輯:老黃
歡迎分享、點贊與留言。本作品的版權為南方周末或相關著作權人所有,任何第三方未經授權,不得轉載,否則即為侵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