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倒樓調查組專家痛斥大樓施工:低級錯誤
專家感嘆:從湖南鳳凰大橋垮塌,杭州地鐵工地塌陷,到最近的西寧商業巷工地坍塌和株洲高架橋倒塌,再到此次上海在建樓事故,“我們犯錯誤的層次越來越低級”,“這是一個危險的趨勢”。
責任編輯:曹筠武 實習生 周龍鳳
深坑,堆土,河道,構成了由北向南的致命三點一線,直接改變了地基的受壓結構,發生不均勻沉降和土體水平滑移,這三點一線的合力,終于扯斷了大樓賴以穩定的樁基。
調查組專家感嘆:從湖南鳳凰大橋垮塌,杭州地鐵工地塌陷,到最近的西寧商業巷工地坍塌和株洲高架橋倒塌,再到此次上海在建樓事故,“我們犯錯誤的層次越來越低級”,“這是一個危險的趨勢”。
2009年6月27日5點35分,上海閔行區蓮花南路,在建的蓮花河畔景苑樓盤中,一幢13層居民樓從根部斷開,直挺挺地整體傾覆在地,樓身卻幾近完好。正在調查此事的專家組中一位建筑專家對記者感嘆:這一“蹊蹺”的倒塌必將在中國建筑史上留下“不可磨滅”的一頁,遺憾的是,這一天給中國建筑業帶來的不是榮譽,而是恥辱。
“聞所未聞”是接受采訪的眾多國內頂級土木工程專家的一致感嘆。之所以視之為“恥辱”,專家們認為,造成這一聞所未聞的倒塌的原因,僅僅是一個簡單到不能再簡單的常識性錯誤:施工方在大樓一側無防護性開挖地下車庫,又在相對一側堆積9米堆土。大樓地基土體在合力的作用下整體平移,如剪刀一般剪斷了樓房的基樁。
在2008年10月1日由建設部批準施行的《中華人民共和國行業標準:建筑樁基技術規范》中,有如先驗般提到了這一建筑施工的常識——基坑開挖對樁基的影響,以及不規范操作可能造成的嚴重后果。
一位參與事故調查的專家組成員坦言:近年來的施工事故,往往是在常識性問題上出錯,“犯錯越來越低級”!
地基土體整體平移,如剪刀一般剪斷了大樓的基樁 圖/CFP
致命的三點一線
6月27日凌晨5點35分,這通常是市民們熟睡的時刻。伴隨著一聲巨大的悶響,蓮花河畔景苑的工地上煙塵滾起,在建的7號樓已直直地倒在了地上。
針對事故,上海市成立了由13位地質、水利、結構等方面的在滬專家組成的專家組,組長由國家工程院院士、上海市現代設計集團總工程師江歡成擔任。
事故調查報告尚在最終的撰寫之中,正在北京參加院士大會的江歡成向本報表示:“最快本周五就將有調查結果,但現在還不方便透露具體情況。”
本報多方調查得知,對于事故原因,專家組基本達成共識:倒塌是由于施工的工藝問題。對于之前有輿論“為
登錄后獲取更多權限
網絡編輯:老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