損失不大,恐慌不小強余震再襲綿竹重災區檢驗應急系統
漫長一年后,人們艱難建立起來的安全感被瞬間擊破。24小時內,強余震對震后一年的震區應急系統進行了一次考試,同時經受考驗的還有剛松口氣的震區災民,其惶恐和空懸之心有待撫緩。
責任編輯:曹筠武 實習生 周龍鳳
漫長一年后,人們艱難建立起來的安全感被瞬間擊破。24小時內,強余震對震后一年的震區應急系統進行了一次考試,同時經受考驗的還有剛松口氣的震區災民,其惶恐和空懸之心有待撫緩。
闊別一年后,那可怕的感覺再度襲來。
凌晨兩點鐘,從睡夢中被搖醒的居民們奪路而出。房子晃得厲害,差不多有10秒鐘。“那是相當大的震感!”市民們驚恐未定,似曾相識的感覺令人想起去年。
整個城市在深夜被驚醒,人們在街頭交頭議論不敢回家。深夜的大街上卻全是人,讓人“感覺進了趟城中心”。
一個小時后,3點9分,中國地震局在其網站上掛上消息:綿竹發生5.6級余震。
這是時隔5個半月,今年1月15日汶川5.1級余震后,四川災區發生的又一次較大余震。綿竹人則在更長時間內未遭遇如此強烈的震感。接下來的白天,又有多次較強余震發生。
強余震后,居民返回板房區 圖/丁補之
2:03 緊繃的弦
綿竹市清平鄉,這里后來被確定為受災最重的地方。鄉民們又一次歷經有驚無險的逃生。被晃醒的人們跑到大街上,看到互相都只穿著褲衩。平穩后他們才敢回屋取出衣服,在路上枯坐到天亮。中間下了一點小雨,有人躲在了屋檐下,有人寧可露天淋雨。
人們開著玩笑。“睡覺時可別脫鞋。也不要穿拖鞋,穿運動鞋跑得快。”
6月30日,凌晨2:03,德陽市防震減災局震害防御科科長何東在劇烈搖晃的第一瞬間驚醒過來。這位地震工作者已經養成了一種職業敏感:“5·12”大地震后每次5級以上余震他都第一時間感知。“上次后,我們的弦一直繃著,神經高度緊張。”他說。
在此之前,該局已經監測到了一些異常情況的發生:余震區3級左右地震頻繁。何東和他的同事24小時全天候保持著開機。地震發生5分鐘后,何收到值班人員發來的初報信息:震級5級左右,地點在什邡、綿竹交界。這個信息同時被上報給了四川省地震局。
5.0級意味著破壞性地震的發生,全體人員須立即到位。何東趕到辦公室樓下時,2:17分,手機里收到四川省地震局監測臺網發來的初報5.6級的短信。
這條短信同樣發到了四川省地震局副局長李廣俊的手機上。“我們有完備的應對預案。”李廣俊說,大于2.5級的地震信息會在之后10分鐘發到手機。按照預案,開車,開倉庫,備好物資……各司其責。“5·12”之后,預案更加細致完備,大預案中有小預案,具體到每個人。而涉及到的個人平時都有一套行李放在
登錄后獲取更多權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