晚期強余震將逐漸衰減中國地震局解析綿竹強余震
事實上,這次綿竹地震還不夠國家層面啟動應急預案,發生5級以上破壞性地震后需要滿足三個條件才可能啟動國家級預案:造成20人以上人員死亡或緊急轉移安置群眾10萬人以上或房屋倒塌和嚴重損壞1萬間以上。
責任編輯:曹筠武 實習生 周龍鳳
趨勢:未來還會發生5級左右余震
雖然此次綿竹地震造成的損失并不大,但是仍然給當地公眾造成了恐慌。人們疑惑的是,汶川地震已經過去1年多,為什么還有比較大的余震?另外則是這種余震要持續多久,將來是否會再次發生?
“我們的行話這個叫晚期強余震,很多大地震之后都有這種現象。”中國地震局地球物理研究所研究員陳學忠說,“比如唐山大地震的余震到現在還在有,只不過是小了。”
相關的解釋是,發生地震的清平剛好是斷層拐彎的聚集地,能量也在這里聚集,所以能量在爆發時發生5.0級以下的余震是很正常的情況。此類地點還包括北川、安縣千佛山、彭州小漁洞等。“汶川地震之后,能量會繼續積攢,但因為震區地質結構已經松動了,所以也不會積累太多的能量,積累一點就會放一點。”陳學忠說,“以后5級左右的余震還會發生,但是會逐漸衰減。”“如果你留意的話,會記得去年6月份還沒有什么余震,到7月底8月初起伏又開始大起來。從去年11月到今年1月,也發生了3次5級地震。經歷五個半月后,到今天又發生了兩次起伏
登錄后獲取更多權限
歡迎分享、點贊與留言。本作品的版權為南方周末或相關著作權人所有,任何第三方未經授權,不得轉載,否則即為侵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