后黃光裕時代的陳曉
業界一度驚疑國美進入了“溫和”的陳曉時代;但隨后更多的跡象表明,陳曉似乎難以把握大局。
離開強人之后的國美,有太多考驗需要陳曉去應對
6月23日,停牌7個月之久的國美控股有限公司(下稱“國美”)復牌,當日大漲近69%。
在前一天的記者招待會上,對于所有關于國美前主席黃光裕的問題,國美董事會主席兼總裁陳曉十分避諱。
“我不評價作為大股東的黃光裕在供股方面個人最終會做出怎樣的選擇。我最后一次與黃光裕見面是在去年11月他被帶走之前,目前黃光裕情況如何不得而知。”陳曉如此回答。
故事的開頭往往有種種跡象預示過程的走向和故事的結尾。
2006年7月25日,國美收購永樂的新聞發布會,已明確表示放權給陳曉的黃光裕表情安靜,一言不發,似乎刻意要給剛剛履任的陳曉表現的空間。在陳曉謹慎地發言時,坐在一邊的黃光裕因感冒不時地咳嗽兩聲,他每咳嗽一聲,會場都會立刻安靜下來。
對于陳曉和黃光裕來說,這個開始頗具象征意味。
黃光裕被拘后,國美總裁陳曉倉促接過權杖,自身利益已與國美牢牢捆綁的他(其持股國美電器7.28%),自信完全有能力幫助國美渡過此次難關。問題的核心在于黃光裕家族是否會將國美的管理權交付給一個僅占公司少數股份的職業經理人?
業界一度驚疑國美進入了“溫和”的陳曉時代;但隨后更多的跡象表明,陳曉似乎難以把握大局。
陳曉的尷尬
正如一些商界大佬所言的人生如戲、戲如人生的感慨,陳曉與黃光裕,主角與配角在瞬間發生了轉換,但僅僅是某一個時間段。
他們的故事,始于2006年。國美收購永樂之后不久,在央視的《對話》欄目中,黃光裕如此評價陳曉:在中國,最適合做國美CEO就是陳曉。隨后的鏡頭就是給陳曉的特寫,一張表情極為尷尬的臉。
黃光裕是一個權力欲極重的人,在國美前高管的記憶中,“企業確實是太大了,必須要放權,但是假如你有功勞了,他就一定會把你撤掉,他絕對不會容忍一個立過大功的人。以前的張志銘、何炬、李松波等等都是,太多了,前仆后繼給他效力,最后都離開了。”
如此看來,陳曉絕對不會是一個例外。
陳曉在家電連鎖行業被譽為鐵算盤的人物,進入
登錄后獲取更多權限
網絡編輯:老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