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憶遇羅克以及《晚霞消失的時候》

遇羅克是一個走在時代前列的人,他提出的問題比我們要深刻得多。1968年他被捕的時候,我也感到很不解:是我們錯啊,怎么卻把他抓起來了呢?到1970年他被槍斃時,我已經不在北京,在江蘇農場,聽到這個消息更是震驚得無以名狀

責任編輯:馬莉

王斌:今天回望1980年代初的中國文學,你寫的《晚霞消失的時候》無疑具有相當的分量,反觀這部小說,會有一些彌足珍貴的記憶被重新喚醒。譬如很多人都不知道當年在“文革”中流行過一個廣泛傳播的口號“老子英雄兒好漢,老子反動兒混蛋”,那首“血統論”的紅衛兵著名“戰歌”,就是你譜寫的。“血統論”后來還引發了遇羅克被槍斃的事件。你為什么會想到寫《晚霞消失的時候》?而它與遇羅克事件之間有什么聯系嗎?

禮平:問題很尖銳。遇羅克是因為寫了《出身論》而遇難的,《晚霞消失的時候》的故事講的也是一個與“出身”有關的故事。這兩件事之間當然有聯系。當年我和遇羅克屬于兩個陣營,也就是你講的,我編了那首歌,遇羅克批判了我們,結果他卻被殺了。“我不殺伯仁,伯仁因我而死。”這就是聯系。但你還不知道,我與遇羅克當年幾乎就近在咫尺。他的文章發表在《中學文革報》上,那正是我們學校的一些同學辦的,編輯部就在離我宿舍不遠的一個教研室小院子里。我有一個同班同學名叫史康成,是他們中的成員之一。那是一個很棒的同學,現在擔任著很高的職務。當年我們就曾經為了這個

登錄后獲取更多權限

立即登錄

網絡編輯:莫希

歡迎分享、點贊與留言。本作品的版權為南方周末或相關著作權人所有,任何第三方未經授權,不得轉載,否則即為侵權。

{{ isview_popup.firstLine }}{{ isview_popup.highlight }}

{{ isview_popup.secondLine }}

{{ isview_popup.buttonText }}
午夜宅男在线,中视在线直播,毛片网站在线,福利在线网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