章子怡:我覺得我嫂子也挺成功的
看上去她是一個一帆風順、得到成功很快的人,實際上她是一個得到表揚很慢、很艱難的人。陳凱歌感慨說,章子怡的成功不是表面那么幸運。
責任編輯:責任編輯 朱又可 實習生 陳晨 朱曉佳
致敬詞:章子怡以中國速度贏得了最年輕華人國際偶像的地位,不僅成全了自己的中國夢,還成為輸出中國形象的最重要的文化符號之一。她理所當然地成為中國夢的標志性人物。
章子怡的個人成長史,本身就像一部勵志大片——
生長在北京的章子怡,在娛樂圈沒有任何背景,她父親是電信局干部,母親曾是一所幼兒園的老師。8歲那年,因為章子怡個子瘦小,母親把她送到宣武區體校學體操,沒想到學校沒有體操班,章子怡改進了宣武區少年宮學習舞蹈。
11歲那年,章子怡考入了北京舞蹈學院附中,開始了她6年的民間舞專業的學習,1994年她在全國桃李杯舞蹈比賽中獲得了表演獎。不甘心一輩子做舞蹈演員伴舞的章子怡,1996年考入了中央戲劇學院表演系。
1998年,大二學生章子怡因接拍了張藝謀導演的《我的父親母親》,順利步入影視圈,第二年,被李安選中,主演了影片《臥虎藏龍》。
拍《十面埋伏》的時候,章子怡有一個鏡頭,需要躺在雪地里一動不動。她一次又一次嘗試,身體僵硬、嘴唇發抖,以至于副導演也看不過去了,終于對她說了一句話:“子怡,你沒有臺詞!”
章子怡期待表揚,每次拍完戲她都會多等10分鐘,但她沒有一次得到回音。張藝謀如此,李安如此,好萊塢依舊如此??瓷先ニ且粋€一帆風順、得到成功很快的人,實際上她是一個得到表揚很慢、很艱難的人。陳凱歌感慨說,章子怡的成功不是表面那么幸運。
6月27日,在“中國夢踐行者”致敬盛典中,頒獎嘉賓倪萍說章子怡這次的表揚不需要等待太久,她因為“成為輸出中國形象的最重要的文化符號之一”而受到致敬。
提出“軟實力”概念的美國人約瑟夫·奈,在北京奧運會前列舉一系列中國軟實力的象征,其中就包括章子怡主演的《臥虎藏龍》。在屈指可數的有全球號召力的華人影星里,章子怡是最年輕的一個。
在30歲來臨時,章子怡帶著一部《非常完美》,她多了一個人生角色:電影制片人。
生活是需要一點苦難的
南方周末:你一直希望得到表揚和認可。你第一次得到認可是什么時候?
章子怡:大家都知道我拍《臥虎藏龍》的那段經歷,那會兒我是個新人,只拍過《我的父親母親》,在表演上沒有太多經驗,第一次拍古裝戲,而且又有很多動作戲,在180多天的工作里,我真的很緊張,面臨巨大的壓力,一個人熬著,沒有他人可以傾訴。整個拍戲的過程里,我一直渴望得到李安的認可。
李安的風格不是手把手地教你,看你演兩三遍,他就讓換個方式,十幾遍幾十遍下來,他說,我要第三次的頭,第十二次的中間,第八次的尾。他從不說我演得好不好,我只能通過觀察他看監視器的表情,猜測他的滿意程度。
現在回想起來,我覺得那可能是他的一個很特殊的訓練方法,很適應當時我的狀態,他用那樣的方法對一個新人進行激勵,直到拍戲結束。關機那天,李安終于抱了我一下,他對
登錄后獲取更多權限
網絡編輯:莫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