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外援助,中國怎么提“附加條件”?

如果對方政府或主要領導者胡來,援助時還不附加條件,后果就會非常負面。這種援助,基本上不能給中國的長遠發展帶來好處。

責任編輯:蔡軍劍

■如果對方政府或主要領導者胡來,援助時還不附加條件,后果就會非常負面。這種援助,基本上不能給中國的長遠發展帶來好處。

中國官方出版物最早提“負責任的大國”,據我看到的資料,是在1999年。以前,政府對這個概念不大接受。改革開放后二十多年內,中國大部分時候在參與國際事務、擔負責任時,比較低調。國際上認為,中國越來越成為全球體系一個重要參與者與得益者,假如繼續少負責任、多得好處,那就成了搭便車者。起初,中國的人均收入和經濟實力太低,國際輿論尚能諒解。1990年代中期以來,對此就越來越不能接受了,因為中國越來越讓別國覺得非常有錢。

負責任的大國是個很寬泛靈活的概念,不僅指現在全球經濟要中國起“火車頭”之一的作用,在戰爭與和平等傳統的國際安全上,在氣候變化、跨國流行病、跨境犯罪、國際洗錢、非法移民、恐怖主義等非傳統的國際安全方面,更要求中國起重要作用。

圖/向春

中國究竟在哪些方面應該負起責任、負多大,這是個持續的國際互動過程。有時想負責任,能力未必達到,有時不想負責,卻又不得不承受負擔。要在國際上獲取長期利益,就不能被國內憤青和民粹主義誤導,而須站在比較的和歷史的高度,選擇即便不是最佳、至

登錄后獲取更多權限

立即登錄

網絡編輯:瓦特

歡迎分享、點贊與留言。本作品的版權為南方周末或相關著作權人所有,任何第三方未經授權,不得轉載,否則即為侵權。

{{ isview_popup.firstLine }}{{ isview_popup.highlight }}

{{ isview_popup.secondLine }}

{{ isview_popup.buttonText }}
午夜宅男在线,中视在线直播,毛片网站在线,福利在线网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