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川中學:在未來里拯救記憶

在一個角色里呆久了會顯得孤立。但這不是一群孤立的人。盡管過去的一年里,他們一直扮演著一個角色:北川中學的幸存者。

責任編輯:朱紅軍

致敬詞:五千年的中國文明史,是一部輝煌史,也是一部多災多難史,一部痛史。中國人看似柔韌,實則強悍,實在是因為中國夢所釀造的偉大的中國精神。北川中學的 2793名同學和他們的老師們,以他們的自救、自強,將殘酷的災難改寫成偉大的精神之詩。他們成為中國夢和中國精神的新型代言人。

在一個角色里呆久了會顯得孤立。但這不是一群孤立的人。盡管過去的一年里,他們一直扮演著一個角色:北川中學的幸存者。

某些時候他們的確會孤立于自己的痛苦記憶。有一個學生,地震后突然對愛因斯坦的相對論感興趣。他可愛的理解是:運動速度達到一定極限,時間可以逆轉。這不就是說,人類的科技發展到某種程度,時間就能回到幾百天前了嗎?“回去了,不是一切就都能夠改變了?”他說。

他又說:“其實,總有一天,我們是回得去的,總有一天,他們也是回得來的!”“他們”指的是1200多名在地震中遇難的北川中學師生。

愛因斯坦或許從未料到自己的物理學理論會在這些小腦袋里變成一種生活態度:記憶是可以在未來被拯救的。而這實際上,已經成為北川中學上下在過去一年里所共同持有的信念。

老藝術家秦怡給北川中學頒授致敬杯,她久久握住學生王亮的手,殷切叮囑,引發臺下掌聲一片?!D/南方周末記者 王軼庶

2009年南方周末年度人物授予了2793名北川中學師生

不愿孤立于“英雄”角色

最初的拯救是帶著血腥的。他們赤手從龐大的混凝土塊下挖出自己的同學以及同學的尸體。這樣的小英雄中,一些媒體推出了一個典型:林浩。

但北川中學的校長劉亞春說,“我這里沒有林浩。”他沒有對這個否定句做更多的闡釋,盡管他的學校中,并不乏冒險救人的學生。

當時年僅17歲的王亮救出了3個同學。和林浩不同的是,王亮救的每一個同學都有名有姓。

災難發生時,坐在教室靠

登錄后獲取更多權限

立即登錄

網絡編輯:莫希

歡迎分享、點贊與留言。本作品的版權為南方周末或相關著作權人所有,任何第三方未經授權,不得轉載,否則即為侵權。

{{ isview_popup.firstLine }}{{ isview_popup.highlight }}

{{ isview_popup.secondLine }}

{{ isview_popup.buttonText }}
午夜宅男在线,中视在线直播,毛片网站在线,福利在线网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