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立波 我的幽默來晚了
“先拿肩胛(責任)寫清爽,以上所有觀點,僅代表周立波扮演的周立波的觀點,與周立波本人無關;今晚大家笑過算過,米索拉索?!彼器锏男∩囝^,舔了舔左嘴角。
他每天看14份報紙,讀報加上網至少3-4個鐘頭;他不但敢開涮老百姓,還敢調侃領導人;他從舞臺進入號子,又從號子重返舞臺,他最愛讀的書是弗洛伊德的《夢的解析》;他聲稱如果要找徒弟的話,最有可能去大學的哲學系或者社會學系尋找……你可能有所察覺了,他帶來的笑聲,與趙本山帶來的笑聲、小沈陽帶來的笑聲、郭德綱帶來的笑聲、姜昆帶來的笑聲,都不一樣
7月4號傍晚5點多,京劇演員關棟天從梅隴鎮伊士丹走向美琪大戲院。路上,有黃牛(票販子)在他身側低語:“周立波(的)大哥,周立波(的)大哥。”
盡管父親在武漢病重,關棟天在7月檔期里仍然每場必到。7點半演出鈴一響,他精神抖摟地走向大燈照耀的舞臺,以一派高亮嗓音,“淪為海派清口創始人周立波的報幕員”。
上海灘出了一個周立波。據說,有些辦公室天天在放他的碟片,有些領導干部也在悄悄模仿他。“哪意思啊儂”、“奈伊做特”,成為切口或暗語。
上海文廣演藝中心總裁吳孝明告訴記者,《笑侃三十年》連演31場,場場爆滿;《笑侃大上?!?5場票,5月20號一天售罄;6月預售12場票,一天售罄,這是舞臺藝術邊緣化之后,很久沒出現的景觀了。
“而且今年是金融危機,大家肯掏380、280、180、100塊來看周立波。”吳孝明站在后臺,底下是烏泱泱1300位觀眾。當天的黃牛票,380元炒到800元。
6歲和姐姐留影 圖/雍和
18歲留影 圖/雍和
85年和嚴順開老師泉州演出留念 圖/雍和
市少年宮故事班,5年紀 圖/雍和
幕后
此前貴賓室里,上演幕后戲。
5點20分,司機送周立波及助理到奉賢路。助理有個港派小弟的名字:家豪(音)。家豪從后備箱拎出一套包好的演出服,白襯衫、褲縫筆挺、名牌墨鏡的周立波從后座下來,一同進了貴賓室邊門。此時他的頭勢(頭路),已然煞清,好幾兩摩絲噴在上面,定了型。
如果不是親眼目睹一個平常演出前的2小時又10分,很難體會什么叫成名,或走紅。周立波認真地接受了我的第二次采訪,只聽得照相機咔嚓在響;待一回頭,一架攝像機不知何時已經架好,接著,另一臺進來了,編導是從北京飛來的,包里揣著一百多頁打印好的已有報道。
一家三口進來了,是熟人。“大師大師。”熟人熱情握手,接著引薦中學生模樣的兒子,后者見到偶像,惟有羞澀。一家人來看《笑侃大上?!?,先來后臺瞻仰“下蛋的雞”。
又一家三口進來了,有人引薦說,這是某市招商局局長,特地趕來。“某市這幾年發展不錯!”接過名片,周立波道。
關棟天安靜地對付完面前一盒快餐,靠在沙發上閉目養神。輪到周立波吃盒飯,熱鬧來了——這二位在鏡頭前吃盒飯,也不是一天兩天了。
“一連三天全是咸肉,一點創意沒有。”周立波嗔道。忽而挾起一塊,挑得高高的:“這塊咸肉我很熟的!我本來對咸肉很尊重的!”忽而又怨幾只細蝦“斷七”(人死后做頭七,這里意指蝦死了很久)。一旁攝像機,趕緊捉下生動活潑。不過,他很懂得愛惜羽毛,“我抽煙時不要拍。”包括應酬,他每天2-3包煙,穿插雪茄。
接著化妝。一只小包,七八樣家什,周立波不用化妝師,在臉上打層粉底,再用大刷子于兩頰、眼瞼、額頭掃出幾片紅,兩三分鐘,完事。
接著換裝。襯衣、西裝、背帶西褲、閃著金光的背帶扣,再戴上支架藏在后頸的話筒……這一套度身定制
登錄后獲取更多權限
網絡編輯:老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