鐵礦石貿易整肅風暴
中國混亂的鐵礦石交易市場導致每年在鐵礦石談判中,中國底牌盡失,被迫接受漲價。從2004年以來的5年鐵礦石價格談判中,中國接受的鐵礦石漲幅平均近40%,最高甚至接近80%。
責任編輯:肖華 吳傳震 助理編輯 溫翠玲
在2009年鐵礦石談判陷入僵局之際,意外的“間諜門”事件導致主管部門開始整肅國內鐵礦石貿易
力拓間諜門事件爆發以來,中國這個世界上最大的鐵礦石進口國顯示出前所未有的整肅國內鐵礦石交易市場的決心,外界認為除了徹查過往泄露鐵礦石談判信息者,另外則是削減擁有鐵礦石進口資質企業的數量。
目前,國內112家企業擁有鐵礦石進口資質,其中70家為鋼鐵生產企業,42家為鐵礦石貿易商。正是這112家企業壟斷著中國4億多噸的進口鐵礦石市場。最新消息顯示,中國欲砍掉20家企業的進口資質。
這也是自2005年中國施行鐵礦石進口資質認定以來,第二次大規模整肅國內鐵礦石交易市場。2005年中國將鐵礦石進口企業數目由523家削減到118家,削減比例達77%。
中國鋼鐵工業協會多次公開表示,中國混亂的鐵礦石交易市場導致每年在鐵礦石談判中,中國底牌盡失,被迫接受漲價。從2004年以來的5年鐵礦石價格談判中,中國接受的鐵礦石漲幅平均近40%,最高甚至接近80%。
在2009年
登錄后獲取更多權限
網絡編輯:老黃
歡迎分享、點贊與留言。本作品的版權為南方周末或相關著作權人所有,任何第三方未經授權,不得轉載,否則即為侵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