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濟安全亟需立法保障
這樣一個新的非傳統安全領域,急需一部法律來規范這個盲區。否則,比如力拓案,就僅能“竊取、刺探、收買、非法提供國家秘密”這樣的條文來套罪行,這樣容易被其他勢力抓住機會政治化炒作。
責任編輯:吳傳震 助理編輯 溫翠玲
——專訪中國現代國際關系研究院中國經濟安全研究中心主任江涌
中國對國家經濟安全的重視程度遠遠不夠,目前為止,既沒有權威機構,也沒有相關專門的法律來保障中國的國家經濟安全,而美國早已設立國家經濟安全審查委員會(國家安全委員會)來負責美國的經濟安全。
中國該如何保障自身的經濟安全,就此問題,南方周末記者專訪了中國現代國際關系研究院中國經濟安全中心主任江涌。
南方周末:您可否簡單界定并解釋一下經濟安全的概念和領域?
江涌:經濟安全是一個多層次的概念。
從宏觀層面說,外國想通過各種手段影響我國的宏觀經濟政策、國家戰略、決策甚至立法等,這個層次上被運用的主要手段為腐蝕、游說、公關、輿論、外部政治壓力手段等。許多外國商會在北京所做的事情便是如此,他們會定期
登錄后獲取更多權限
網絡編輯:老黃
歡迎分享、點贊與留言。本作品的版權為南方周末或相關著作權人所有,任何第三方未經授權,不得轉載,否則即為侵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