牛根生的靠山
牛根生和他的蒙牛本來只是陷在商業倫理的泥潭之中,情急之下,把國有企業制度和寧高寧當成了靠山。這究竟是一種進步,還是一種退步?
牛根生和他的蒙牛找到中糧集團作靠山,這是進步,還是退步?
牛根生終于找到寧高寧這個大靠山了,表面上看,這似乎是一件可喜可賀的大好事。
自從三聚氰胺事件以來,牛根生和他的蒙牛一直江河日下,原因無他,乃是消費者再也不相信老牛那些站在高處激情飛揚的假話?,F在好了,超大型國有企業中糧集團來了,在寧高寧和牛根生“簡單的三次見面”之后,中糧集團成了蒙牛的控股大股東,也就是說,作為私人企業的蒙牛從此灰飛煙滅,代之而起的,則是一家頂著國字號的新蒙牛。
按照牛根生這么多年的內心風景,這種結果應該是他夢寐之所求。所以牛根生會反復強調,蒙牛此次接受中糧集團控股,并不是缺錢。我猜測,其潛臺詞,老牛應該是想給蒙牛正名,用國家主義和國有體制的名義,來給蒙牛正名,并期待用這樣的制度性變化,來引導蒙牛最終走出品牌陰影。
這個時候,如果繼續批評牛根生所謂“金蟬脫殼”,或者是“三十六計走為上策”,都無實際意義。即使我們看到,牛根生借著此次并購,成功將所持蒙牛乳業3.13%股份全部出售,套現約9.55億港元,并言之鑿
登錄后獲取更多權限
網絡編輯:老黃
歡迎分享、點贊與留言。本作品的版權為南方周末或相關著作權人所有,任何第三方未經授權,不得轉載,否則即為侵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