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論衡·解讀全球金融危機系列之四】如何看待金融監管(上)
AIG是全美乃至全球最大的保險集團,但竟沒有任何一個聯邦或地方的保險監管當局負責監管AIG的母公司。不可思議的是,它是由一個與保險八竿子打不到一起去的儲貸監管局(OTS)監管。
責任編輯:余力 助理編輯 溫翠玲
美國國際集團(AIG)是全美乃至全球最大的保險集團,但竟沒有任何一個聯邦或地方的保險監管當局負責監管AIG的母公司。不可思議的是,它是由一個與保險八竿子打不到一起去的儲貸監管局(OTS)監管。美國金融監管體系的凌亂與支離破碎由此可見一斑
金融監管(regulation)與放松管制(de-regulation)歷來在政界和學術界都是一個極為重要而敏感的問題。這次以美國次級房貸為導火索的全球金融危機把關于金融監管的連綿爭論推向了新的高潮。許多觀察家,以法國總統薩科奇為代表,認為放松管制——尤以美國和英國等盎格魯-撒克遜自由市場資本主義國家為甚——是這次金融危機的主要原因。如果這個判斷成立,那么嚴格監管與限制創新就是未來防范金融危機的自然答案。因此,客觀地評估監管與放松管制的作用,對于正確解讀這次金融危機的成因、后果和政策啟示,有重大的意義。
1929年開始的經濟大蕭條與羅斯福的新政改革結束了美國長達百余年自由金融的時代,大大增加了政府在金融體系中的作用,并建立了金融機構與金融市場的監管制度。新設的證券交易委員會負責監管證券行業與市場;格拉斯-斯蒂格爾法勒令商業銀行與投資銀行分業經營;商業銀行不得跨州設立分行開展業務;監管條例對于銀行存款利率上限進行了規定;設立了政府金融機構—&md
登錄后獲取更多權限
網絡編輯:老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