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和我不太熟悉的父親季羨林

我們父子交惡最核心的問題就是我母親,到不是因為他對家里摳門,是因為他對我母親不滿。父親有時候能忍,有時候對婚姻的不滿會怪罪到我們身上。他總覺得兒女在家里干的家務事不是給他干的,而是孝敬母親的。

責任編輯:袁蕾 實習生 朱曉佳 朱怡

□自述:季承

等于是沒有父親

我是2008年11月7日到301醫院見到父親的。

看著他坐在椅子上,面容清瘦,我不由自主地就跪下了。我們已經有13年沒見了,我太激動了,13年里,我一直想見他,我找過許多能夠見到他的人幫忙,可就是進不去醫院。

這次我們相見跟以前大不一樣,過去我們是避談感情、家庭這些敏感問題的,互相客客氣氣的,這次進去以后,什么事都可以談。13年了,我父親寫了一系列文章,你看他談家庭的和諧,談家庭的溫馨,談小不忍則亂大謀,一系列的文章,實際上都是總結他的經驗教訓。

回想這輩子,我和父親在一起的時間太少了。

1935年,我剛出生3個月,他就去了德國。等他回國到北大教書再次見面,已經是1946年,我12歲了。我當時特別高興,經常一個人躲在無人的角落喊“爸爸、爸爸”,又怕別人聽見,又擔心自己叫得不夠親切。

我和姐姐成長時,大部分都是母親陪我們。小時候跟伙伴們一起玩,腦子里沒有父親的概念,很多小孩問我,你爹是誰?叫什么名字?我回答不出來。等于是沒有爹的孩子。他們總說我是野孩子。

在濟南的時候全靠我家四合院的租金過活,有吃有穿,但生活簡單。從小我就覺得母親很苦,丈夫不在家,里外全靠她一個人,做飯、洗衣,照顧上面的叔叔、嬸嬸,還要管我和姐姐。

父親從國外回來會送我們禮物,摸摸我們的頭,也拍拍我們肩膀,但不像別的父親那樣,抱起來騎在肩膀上,從來都沒有。我小時候很渴望他抱我一起玩,但他沒那么做,我們也沒失望,因為不知道父親應該跟孩子怎么親密法。

我來北京是17歲。1952年,我考上了北京俄語專修學校,現在北京外國語大學的前身。那時候父親已經在北大教了6年書了。兩年后,我姐姐從天津大學畢業,分到北京核工業部第二設計院,從事建筑設計工作。我畢業以后分到中

登錄后獲取更多權限

立即登錄

網絡編輯:莫希

歡迎分享、點贊與留言。本作品的版權為南方周末或相關著作權人所有,任何第三方未經授權,不得轉載,否則即為侵權。

{{ isview_popup.firstLine }}{{ isview_popup.highlight }}

{{ isview_popup.secondLine }}

{{ isview_popup.buttonText }}
午夜宅男在线,中视在线直播,毛片网站在线,福利在线网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