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敖臺灣六十年
英雄活在一個不再需要英雄的年代里,對別人是尷尬,對他是悲哀?!安豢茨愕难?,不看你的眉,看的時候心里跳,看過以后眼淚垂?!?/blockquote>這是4年多之后,本刊記者對李敖先生的第二次訪問。
4年前,剛剛就任臺灣“立法委員”的李敖在“立法院”辦公室里,生機勃勃地暢論天下美女人生,他的犀利機鋒,他的放言不羈,在在噴射出一代文化英雄的銳利激情;4年后,在來臺60年之際,仍然機鋒犀利,仍然放言不羈,仍然是那個“能令公喜,能令公憂”的熟悉的李敖,只是這一次,他似乎多了些世事俗情莫須問的不耐,和笑傲江湖終有時的意興闌珊。
這是中國人格史上的一個異端。他的奇情、奇遇和奇志,他的才氣、俠氣和悍氣,他的風云、風雨與風月,他的自負、自傲和自大,是茫茫人海里的一片吉光。
“十年以后當思我,舉國若狂欲語誰?”從來沒有一個“臭老九”,能像他一樣活得倨傲不遜、威風八面、汪洋恣肆、活色生香,他可真給讀書人增光。
這樣不世出的“怪物”,理當在玄黃未定的蒼茫中現身。他的知識分子才華,他的豪杰性格,他的“霹靂手段和菩薩心腸”,云龍契合,恰恰給他提供了一個神龍擺尾的大戲臺。
他的幸運,也恰恰是踏定在世界從黑暗向光明轉化的巨變前夜。同是在1949年后對臺灣思想文化界發生影響力,同是深具蛟龍氣質的知識分子領袖,晚年的胡適多少有些老憊和疲態,在長期的精神壓制和經濟封鎖下,殷海光年僅49歲就郁郁身亡。
這得益于他的思想訓練和玩世心態。這使他哪怕是身陷囹圄、備受刑
登錄后獲取更多權限
網絡編輯:老黃
歡迎分享、點贊與留言。本作品的版權為南方周末或相關著作權人所有,任何第三方未經授權,不得轉載,否則即為侵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