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個老華爾街人的失業記——危機中紐約中產階級的生活
如果沒有意外,這些錢對典型中產階級家庭的Michael一家來說不是問題,可現在,上有老下有小,50歲的Michael失業了。
責任編輯:鄧瑾 助理編輯 溫翠玲 實習生 賀穎彥
■“危機中的美國”系列觀察之一
在金融危機和財政危機的雙重壓力下,失業籠罩著紐約的中產階級。他們中的一些人開始了艱難的調整。
表面的繁榮
旅游業的繁榮,正是金融危機的一個側面反映。
從一個初來乍到者的眼光,世界金融危機爆發近一年后,這個危機源頭——紐約曼哈頓華爾街地區的大街上,還根本看不到危機的影子。
紐交所旁邊的路口,成群結隊的游客擁在路口四處張望、照相、嬉鬧,身穿西裝、各種膚色的華爾街白領們熟視無睹地匆匆經過。旁邊,一個即將表演的樂隊將路邊圍出一塊場地,正在準備彩排。華爾街狹窄的街道被擠得滿滿的。
不遠處世貿中心遺址上,吊車和機器在轟鳴——紐約市經過市民投票,正準備在遺址上新建一個博物館——眾多游人們則在旁邊排著隊準備參觀,或者嘻嘻哈哈地在照相——美國人8年前曾經的憤怒、悲痛,已成為自己和世界各地而來游客們的新談資和景點。
往南,華爾街那頭象征著美國股市和經濟的奔牛塑像四周,圍滿了照相的游客。再往南曼哈頓島南端的碼頭上,等待游船的游客排成了幾百米的長隊,自由女神像在遠處島上遙遙可望。
無論在華爾街,還是在第五大道這些曼哈頓最著名的商業區,或者在百老匯劇院的門口,表面的繁榮熱鬧依舊引人入勝。
但是,這些只是表象。旅游業的繁榮,正是金融危機另一個側面的反映。
危機之后,巨大折扣和優惠,已經成了紐約市酒店、旅游業借以招徠顧客的不二法門。在曼哈頓中央公園邊上的一家酒店,每晚上百美元的房費被優惠到了每晚 10美元——僅限一天。而其他一些200美元左右的星級酒店,在網上甚至四五十美元就能拍到一晚。他們都指望著顧客能拿到優惠之后
登錄后獲取更多權限
網絡編輯:老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