讀者來信(090806)
甘肅涼州公檢法系統競職筆試中,18名小學生參加監考并當場抓住25名作弊考生。有人對此評論說:別讓孩子太早懷疑人生,如果讓這些孩子更早看到了社會的不公正,他們很可能更早地放棄理想主義。
責任編輯:陳敏 史哲 蔡軍劍
不能沒有“爭議”
很長時間沒看見E32評中評版面的“第一爭議”了,個人認為不能沒有“爭議”:
一、爭議大都是焦點。但新聞在報道“爭議”,在見諸報端時,往往是以推翻甚至不顧反對者意見的一家之言的形式,所以“第一爭議”中的反對聲音彌足珍貴。
二、爭議實際是在集思廣益。人們總是會有對他人爭論不休之事表達自己見解的沖動,只有深入的爭論才有可能形成真知。
三、爭議有助于公眾養成獨立思考的習慣。當讀者認為正方有理、同時又覺得反方也在理時,會更有思考的動力,由此形成質疑的思維慣性,遇事會自然問一個,“是真的嗎?”《南方周末》雖力求真相,但現實中任何微小的偏差都不可避免地使報道與真相產生距離,有了獨立思考,讀者就有了自己的真相。更重要的,這種真相不是被灌輸的。
(北京 王明飛 自由職業者)
本報編輯史哲回應:
感謝王明飛讀友對“第一爭議”欄目的厚愛,同時也歡迎讀者來信,推薦你心目中每周的第一爭議。我們的“讀者來信”欄目也將努力呈現爭議。比如本期來信,哪些雷同,哪些平庸,哪些有趣,哪些有啟發,期
登錄后獲取更多權限
網絡編輯:瓦特
歡迎分享、點贊與留言。本作品的版權為南方周末或相關著作權人所有,任何第三方未經授權,不得轉載,否則即為侵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