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國奧運體育場雙城記
兩次奧運會留給德國兩座奧林匹克體育場,如今它們正經歷冰火兩重天。
責任編輯:莫希
兩次奧運會留給德國兩座奧林匹克體育場,如今它們正經歷冰火兩重天。
在柏林,當地唯一的甲級足球俱樂部柏林赫塔正用羨慕的目光看著自己在聯賽中的兩個對手,拜仁慕尼黑和慕尼黑1860,因為對手們成功發動了全民投票,得到在巴伐利亞州首府修建新球場——安聯體育場的機會;而在慕尼黑,奧林匹克體育場的管理者們卻無比羨慕柏林同行,因為類似的提議在德國首都遭到否決,比它老40年的柏林奧林匹克體育場得到大規模重修,并成功避免同一城市存在兩個大型體育場的尷尬。
柏林奧體:足球場還是田徑場?
柏林西郊的夏洛騰堡-威瑪斯多夫區,1936年夏季奧運會留給這座城市唯一完整的建筑遺產——柏林奧林匹克體育場,在一座小松林環繞下靜靜屹立。
橢圓形外觀、淡灰色外墻、堅硬的花崗巖圓柱,高大的馬拉松門,連接兩根門柱的奧運五環標志……從外表看上去,從1934年開始修建的奧林匹克體育場與70多年前歐文斯在此大放異彩時幾乎沒有變化,但走進體育場內部,你會發現,古典外表下,這個能容納74288人的體育場擁有一顆現代心臟。2006年德國世界杯前,一場大規模改造讓整個體育場從內部裝修到場地設施都煥然一新,“這次改造讓奧林匹克體育場達到了國際先進水平,”柏林奧林匹克體育場媒體關系主管克里斯托弗·梅亞(Christoph Meyer)告訴記者。
1934到1936年,為舉辦第11屆夏季奧運會,柏林市政府在奧托·瑪赫(Otto March)設計的帝國體育場的基礎上修建了奧林匹克體育場。前者是柏林為舉辦1916年夏季奧林匹克運動會而修建露天體育場,能容納10萬觀眾,該屆奧運會因一戰爆發未能舉行。后者的修建工程由奧托·瑪赫之子維納·瑪赫(Werner March)設計。新體育場能容納11萬名觀眾,有一半建于地面以下12米,出口外建有占地112000平方米,最多能容納25萬人的五月廣場,廣場中央是高77米,能俯瞰柏林全景的奧林匹克鐘樓。
二戰期間,除鐘樓被蘇軍燒毀,奧林匹克體育場幸運地只受到戰火輕微毀壞,戰后,奧林匹克廣場被用作英國軍事占領部隊的總部。1994年以前,英軍每年都會在五月廣場舉行盛大的國慶活動。英國工程師于1947年將奧林匹克鐘樓拆卸,并于1962年依照原貌重建。1966年,體育場被定為文物保護建筑。
柏林赫塔俱樂部新聞發言人漢斯-喬治·弗爾德認為奧林匹克體育場是世界上最漂亮的田徑場,但不適合足球比賽 圖/莫希
奧林匹克體育場是1936年夏季奧運會留給柏林這座城市唯一完整的建筑遺產 圖/莫希
2000 年5月至2004年7月間,德國著名的馮格康-瑪格及合作者建筑師事務所(GMP )對體育場進行了整體的現代化改造,使它成為歐洲最大、最現代化的多功能體育場之一,修復工程動用了70000立方米的混凝土及20000立方米的預制強化混凝土,30000立方米的石塊被重新打磨。重達3500 噸的屋頂由20條鋼制支柱支撐,外覆面積達37000平方米,全面覆蓋觀眾席的玻璃天幕,這個屋頂花費了大概兩千六百萬歐元,占總建筑費用的十分之一。 陽光通過玻璃棚頂透射到獨特的藍色跑道上——代表主場作賽的柏林赫塔隊。
“如今,奧林匹克體育場是德國唯一一個既能舉辦足球比賽,又能承辦大型田徑比賽運動場,斯圖加特的體育館本來也可以舉辦田徑賽事,但是現在他們準備把它改造為一個專門的足球場。”梅亞非常自豪。
但柏林赫塔俱樂部對此有不同的看法。從1963年起,赫塔隊就以這里為主場作賽,是奧林匹克體育場最大的客戶。
“奧林匹克體育場是世界上最漂亮的田徑場”,柏林赫塔俱樂部新聞發言人漢斯-喬治·弗爾德(Hans-Georg Felder)對記者表示,作為柏林唯一的甲級足球隊,赫塔每年17場主場比賽和各種友誼賽都在奧林匹克體育場進行。“但作為一個足球場,它太大了,我們根本不需要這么多觀眾,6萬座位就足夠了,雖然來看球的人很多,但是座位離球場很遠的話,球迷連球員的人頭都看不到,所以這個體育場不適合足球比賽。”
赫塔隊每年要付給奧林匹克體育場400萬到450萬歐元的租金,最讓他們感到郁悶的,是這座“歐洲五星級球場”不太像是自己的主場。
盡管為使觀眾有更佳的視覺效果,重修時觀眾席降低了2.65米,但相比于能容納75000人的奧林匹克體育場,赫塔隊更希望擁有一個屬于自己的純足球場。以至于在1998年,柏林市民為奧林匹克體育場的存廢掀起爭論時,俱樂部內部分裂成兩派。當時,由于經歷了60多年的使用,奧林匹克體育場建筑狀況非常糟糕,為迎接2006年德國世界杯,柏林人必須做出抉擇,是修復這座帶著歷史烙印的體育場,還是建個全新的專用足球場。
“在這個問題上,我們內部有很大的爭議,一派希望建一個全新的體育場,另一派覺得這是有歷史意義的建筑,應該對它進行修復,但是,另一邊就反駁說如果修建的話,期間肯定會影響觀眾的數量。”弗爾德告訴記者。
弗爾德認為,柏林市政府最終決定修復奧林匹克體育場,完全是一個“政治性決定”。
“當時征求我們意見時,我們說修也可以,希望這個球場能有一個赫塔的標志,其實我們是不想要跑道的,希望在一個純粹的足球場里比賽,但政府沒有尊重我們的意見,我們必須無條件接受他們的決定,跑道必須保留,所以體育場最后的呈現狀態(跑道刷成藍色)是妥協的結果,但不是我們的理想狀態。但至少在這里搞任何活動,在做電視直播的時候,都能拍到藍色的跑道,那大家會知道,這是赫塔的主場標志。”弗爾德說。
此次修復和場館現代化工程的耗資2.42億歐元,但除了藍色跑道,赫塔沒有得到其它好處。
“我們當時希望能在椅子上加上赫塔的名字,或者在周圍插上我們的旗幟,但是不可能,因為這不是我們的球場。”
2017年,赫塔俱樂部跟奧林匹克體育場的合同將到期,關于球場,他們有自己的考慮,“我們現在準備委托專業公司做一個可行性報告,在什么地方建,多大的規模,有什么的要求,當然最重要的是需要多少錢,這個報告會在一到兩年內完成,如果到時決定真的要建,那么還要申請,德國手續繁多,這個過程至少要一年,建筑過程本身也需要一定時間。所以2017年之后,是續約還是建自己的球場,我們的確還在考慮。”弗爾德告訴記者。
2004年德國世界杯前夕,耗資3.4億歐元的安聯體育場正式落成 圖/莫希
慕尼黑奧體:離開足球的日子
柏林赫塔俱樂部新聞發言人弗爾德認為,一個球隊最理想的狀態是建自己的球場,觀眾離球場很近,比賽氣氛就越好。但是慕尼黑奧林匹克公園(OMG)的新聞發言人阿諾·哈騰(Arno Hartung)則不以為然。
“俱樂部總是說沒有跑道會更好,我覺得球賽氣氛好不好,跟球場沒關系,跟球隊水平才有關系,我們這里以前也經常舉辦著名賽事,氣氛特別好。”哈騰表示。
1972年奧運會結束后,在很長一段時間內,慕尼黑奧林匹克公園都被視作奧運場館成功經營的典范。其中的核心建筑正是奧林匹克體育場,建筑師弗賴·奧托設計的懸掛式玻璃帳篷屋頂把球場、看臺以及整個奧林匹克公園聯系在一起,如阿爾卑斯山脈般起伏,其輕巧、透明和精致的風格成為20世紀世界建筑的里程碑之一。
啟用以來,奧林匹克體育場都是慕尼黑各種大型賽事和活動的首選場地,這里曾承辦1974年世界杯和1988年歐洲杯,還見證過3次歐洲冠軍杯決賽。 哈騰之所以使用了“以前”,是因為自從2005年,新建的安聯體育場啟用后,慕尼黑幾乎所有重要的足球比賽,包括兩只老牌球隊拜仁慕尼黑和慕尼黑1860 隊的主場比賽,以及2006年德國世界杯的揭幕戰,都改在那兒舉行。
“你知道么,貝肯鮑爾(足球名宿,現德國足協主席)是在我們這塊場地上成功的,但就是他說,我們要把這里炸掉,建一個新的球場!”哈騰氣憤地說。 德國獲得2006年世界杯主辦權后,國際足聯認為慕尼黑奧林匹克體育場的硬件設施已不具備舉辦世界杯的條件,翻修還是另起爐灶?慕尼黑人同樣面臨抉擇。形勢與柏林如出一轍,兩家俱樂部希望新建一個專用足球場,而OMG則希望對體育場進行徹底翻修。“我們當時全力斗爭,馬上跟建筑師商量,能不能把體育場的座位調低,以回應俱樂部提出的希望觀眾離場地更近的需求” 但事與愿違,建筑師拒絕對體育場結構做任何大改動,OMG反對無效。2001年,兩家足球俱樂部發動了一場全民投票,由市民決定是否興建全新的專用足球場,65.8%的投票者贊成,34.2%反對。接近四成的投票率創下了巴伐利亞州投票史上的最高紀錄。
2005年,德國世界杯前夕,耗資3.4億歐元的安聯體育場正式落成。瑞士建筑師德·梅隆和赫爾佐格設計的新體育場呈橢圓輪胎狀,白天呈柔和的白色,每天晚上燈光亮起,根據不同球隊定時變換紅藍兩色,同樣成為現代建筑經典。
安聯體育場選址恰好位于慕尼黑城區與郊區交界,環城高速與城際A9高速的交匯處,旁邊設有大型停車場,方便外地人把車停好后轉乘地鐵等公共交通工具到市區,除此以外,安聯體育場自己擁有一個雙層停車場,能提供19000個車位。而修建于1972年,包括奧林匹克體育場在內的整個奧林匹克公園,總共只有6000個停車位。
“當時勉強夠用,但是現在感覺太少了,奧運會已經過去36年,這些停車位已經無法適應現在的需求。我們長期舉行各種活動,尤其是周末,露天音樂會、夏日節,放焰火等等,加上到游泳館的市民和游客,最高能達到9萬人一天,所以停車位遠遠不夠。”哈騰說。
足球俱樂部離開了,除了直接的經濟損失,他們還帶走了人氣,“柏林奧林匹克體育場運氣很好,他們做了很徹底的翻修,現在足球場和田徑場地都能得到很好的利用。”
OMG目前的做法是對大體育場進行改裝,以提供更多小型場地供各種活動使用,例如將場地出租給私人公司舉行球賽和慶典,此外他們還嘗試舉行不同類型的活動,例如有一次,他們在奧林匹克體育場舉辦了一個為期4天的國際葡萄博覽會,一盆盆的葡萄苗被放在座位上。
他們將更多的希望放在未來,慕尼黑正在申辦2018年冬奧會,如果成功,慕尼黑將成為歷史上首個既舉辦過夏季奧運會又舉辦過冬季奧運會的城市,對OMG而言,更重要的是,新的奧運會將帶來新的場館建設,新的奧運遺產以及,新的希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