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麗萍:漫山遍野的云南響聲
最開放的美國人,突然有一天發現自己丈夫跟另外一個女人有感情的時候,她突然覺得天旋地轉。我覺得特可笑,人怎么可以屬于誰呢?起碼的道理都不懂。生活在這么文明的城市,連毛澤東都懂了,他們怎么就不懂?
責任編輯:朱又可 袁蕾 實習生 朱怡
“太陽歇歇么歇得呢。月亮歇歇么歇得呢。女人歇歇么歇不得。女人歇下來么火塘會熄掉呢。”《女兒國》的歌詞是前數學老師蔣明初捏造的。“我是狗拿耗子,多管閑事,把云南的好多貓都搞得下崗了。”
“拍《高原女人》三年,拍26個民族的女人,三年下來,哎呀,感觸頗多,就寫的這歌詞?!陡咴恕肥菫榱吮本┦澜鐙D女大會準備的。13集紀錄片,在央視播出了3集,而且時間很晚。但是偏巧被楊麗萍看到了。哎呀,她一下子就不行了——這歌我要用。這是1993年的事兒。”
2003年,這支歌出現在《云南映象》的舞臺上。5年后,2008年8月,蔣明初、楊麗萍和蔣的前同事前音樂老師萬里,三個云南人坐在一起捏造一臺很云南的演出,核心是只有云南這個地方能發出來的聲音,別的地方聽不到的。
云南有一首童謠:“太陽雨,下不起,又出太陽又下雨,栽黃秧,吃白米,青蛙出來講道理。”太陽雨,在云南經常有,天分大半——這邊陽光燦爛,那邊烏云密布;這邊雨下得嘩嘩嘩,那邊陽光普照,這種場景在高原上很常見,有時候中間還跨了一道彩虹。“用這個來弄一場。我就想到了風聲、雨聲、雷聲、閃電,把這些聲音弄進去。楊老師就想到了麥子。”
麥子被用來模擬雨的聲音。樹葉模擬蝴蝶拍動翅膀的聲音。獨弦琴模擬“蝗蟲翻山”的聲音,水煙筒的聲音,水車的聲音,燧石打擊的聲音,摘一片樹葉貼在唇上就吹響的樹葉的聲音,砍一根竹子帶著枝葉,鑿幾個洞眼就可以吹的世界上最長的竹笛的聲音……楊麗萍自以為“漫山遍野的”、“徹頭徹尾的”、“太云南的”《云南的響聲》,2009年5月開始全國巡演。7月巡回到廣東的東莞、深圳、廣州。8月6日,深圳保利劇院的化妝間里,楊麗萍接受了南方周末的采訪。
在貼著“楊老師”標簽的化妝間,記者見到了蔣明初、領銜主演蝦嘎、主演之一的小彩旗。蝦嘎是那個轉動水車、發明世界上最小的“煙盒鼓”打擊新節奏的哈尼小伙子,18歲時開始參演《云南映象》。今年9歲的彩旗4歲登上《云南映象》的舞臺,她喊楊麗萍“姨媽”。
在《云南的響聲》中,一根帶著枝葉的竹子、鑿幾個洞眼就可以吹的世界上最長的竹笛 圖/CFP
九歲的小彩旗和姨媽楊麗萍在《醉鼓》一節中對舞 圖/CFP
30個赤腳的女孩用獨弦琴模擬“蝗蟲翻山”的聲音 圖/《云南的響聲》
楊麗萍 圖/CFP
房子長在巖石上
南方周末:《云南映象》只有一個明星,楊麗萍?!对颇系捻懧暋分辽龠€有一個,小彩旗。
楊麗萍:1歲多她就丟在我們家里了。一直到現在。她9歲了嘛。就跟著混唄,在那個隊伍里跟著混,人家干什么她干什么。她就跟著混,什么都教,她要學就教唄。她天生喜歡這個,不愿意上學。
南方周末:她可以擔得下來嗎?
楊麗萍:《云南映象》太簡單了,就是打了四下鼓,一共一個八拍嘛,那站都站不穩,也不能打得太多?!恫刂i》中也有。因為一個作品,特別是原生態的這種作品,我覺得有小孩,比較像有傳宗接代的理念在里面。會讓人覺得,有大人和小孩,比較生態,比較像生活。
南方周末:她母親在哪兒?
楊麗萍:她母親是我四妹,我最小的一個妹妹。她在村子里當畫家,在玉幾島,你應該去去,那個小島很美,在大理。洱源縣雙廊鎮。一個小半島,現在很有名,游客太喜歡了。它有點像麗江,原住民還住在那兒,然后各種游客坐著船去,吃農家樂。我的房子也在那里。
我們這個島上還有很多怪人吶,有一個叫趙青的,幫我蓋的房子成了旅游景點,很漂亮。
不開放,但可以在外面看。設計得特別好,特別有個性:房子長在巖石上面,樹在房間里,樹根就是墻壁。
南方周末:你現在的身份屬于哪兒?跟民族歌舞團有關系嗎?
楊麗萍:退休了,關系還在那兒。但我在云南,不去北京,我把北京的房子也賣了。
南方周末:我看報道,您先生是臺灣商人,你把家安在哪兒?
楊麗萍:哪兒都是家。唉,我怎么說?我覺得我現在不太喜歡歸屬感。我主張少數民族的那種狀態,婚姻只是一種關系,而不是一種歸宿。它就是一種關系嘛。需要就是關系,不需要大家就像一棵樹一樣,像流水一樣,石頭一樣。
你不要去索取。首先我不索取,我什么都不要,甚至不需要人來去機場接我,不要求你。不像有些人說,“唉,你怎么不關心我?”“唉,你怎么眼里沒我?”沒有任何要求,不索取,它就很自然了。
其實有時候給予也是一種索取。你在給別人愛的時候,別人可能就會回報你,其實別人壓力挺大的。當然,我們這個世界上一定是需要愛的,但是舉一個簡單例子,回報他,你給他一個,他肯定要回報你,他不能漠視這個東西,這都需要啊。像親人對我們關心,我們要回報親人,也都是需
登錄后獲取更多權限
網絡編輯:莫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