伍德斯托克音樂節四十周年:伍德斯托克最大的特色,就是什么都沒發生

伍德斯托克成了搖滾史上的永恒神話。然而,它也體現了搖滾樂與音樂節在青年文化、反叛、商業與政治之間的多重矛盾。

責任編輯:袁蕾 實習生 朱怡

今年是伍德斯托克音樂節四十年周年紀念,導演李安拍了一部《制造伍德斯托克》(Taking Woodstock),這部影片和其原著小說、埃利奧特·提伯的回憶錄《制造伍德斯托克:一個關于騷動、音樂會和人生的真實故事》,都不是關于那場伍德斯托克演唱會,而是關于一個不小心參與組織這場盛會的青年、1960年代美國同志作家兼設計師埃利奧特·提伯,如何在1960年代的時代氛圍沖撞,如何在與伍德斯托克的相遇中認識自己;一如許許多多參與那個演唱會、經歷那個時代的青年。

滾開我的舞臺

伍德斯托克的本質是一群天真的理想主義者,在戰爭與暴力的漫天烽火中,建立一個“愛與和平”的音樂烏托邦,一個伍德斯托克國度(Woodstock Nation)。

事實上,那只是不甘被打敗的嬉皮的最終一搏。因為1960年代后期,更多的是黑暗、死亡與血腥。

1969年1月,共和黨的尼克松宣誓就任總統,反戰運動持續高亢;5月在伯克利附近的人民公園,警察和社區運動分子為了公園的使用權而激烈對抗。6月,學運激進派“氣象人”從“全美民主社會學生聯盟”(SDS)分裂出來,主張暴力行動;6月28日,在紐約格林威治村的石墻

登錄后獲取更多權限

立即登錄

網絡編輯:莫希

歡迎分享、點贊與留言。本作品的版權為南方周末或相關著作權人所有,任何第三方未經授權,不得轉載,否則即為侵權。

{{ isview_popup.firstLine }}{{ isview_popup.highlight }}

{{ isview_popup.secondLine }}

{{ isview_popup.buttonText }}
午夜宅男在线,中视在线直播,毛片网站在线,福利在线网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