俄羅斯華商開始“白色清關”試驗20億貨品被扣押 雙邊談判收效不彰

數萬名在大市場內安身立命的中國商人幾乎陷入絕境——他們在市場內超過20億美元的貨品和錢款全部被扣留。而受影響的可能還包括萬里之外的中國河北滄州的皮革加工廠、浙江溫州的鞋革制造廠和福建石獅的服裝出口公司……

責任編輯:文平 郭力

日前,商務部副部長高虎城及商務部、外交部、海關總署官員,以及來自福建、浙江、黑龍江、河北四省的商務部門負責人訪俄歸來。但本報記者得知,這場關于莫斯科華商被扣貨物的商務談判,并不令人滿意。

此次中俄貿易摩擦的起因看似有些出人意料。5月,俄羅斯富豪伊斯梅洛夫盡情豪擲6000萬美元,為自己在土耳其的超豪華酒店舉辦開幕慶典。但他的“炫富”觸怒了普京,6月29日,他在莫斯科的重要資產——切爾基佐夫斯基大市場被俄當局以查獲走私物品、違反衛生、消防安全為由,“無限期臨時關閉”。

這使數萬名在大市場內安身立命的中國商人幾乎陷入絕境——他們在市場內超過20億美元的貨品和錢款全部被扣留。而受影響的可能還包括萬里之外的中國河北滄州的皮革加工廠、浙江溫州的鞋革制造廠和福建石獅的服裝出口公司。“受影響的企業可能有上千家……貨款無法收回,也不能持續生產,就會有一系列企業倒閉、工人下崗。”中國社科院俄羅斯經濟研究室主任程亦軍告訴南方周末記者。

當人們試圖追問這場悲劇的幕后原因時,所有的矛頭都再次指向中俄貿易間一個持續經年的話題:“灰色清關”。

痛定思痛,近20年的“灰色清關”貿易正在面臨怎樣的困境,而這種灰色的經濟形態又能否順利“漂白”?中俄小商品貿易難題如何破解?

商務部緊急通知:減少對俄羅斯出口發貨

7月22日,商務部副部長高虎城率隊抵達莫斯科,就切爾基佐夫斯基大市場關閉和華商商品被扣事件與俄方交涉。

“我們對這次打擊完全沒有對策,我們只希望國家能夠幫助我們。”籍貫福建福清的商人鄭先生在市場被關停后這樣對本報記者說。

然而,據知情人士向本報透露,高虎城副部長一行此次與俄方“談得并不好”、“成果并不顯著”。據悉,中國商務部代表與莫斯科市政府、俄羅斯工貿部的會談都因故沒能實現,而中方最后與俄羅斯經濟發展部相關人員會談也沒有取得最好的效果。

“經濟發展部相當于我國發改委之前的計委,只制訂經濟規劃,根本不具體管這件事(切爾基佐夫斯基大市場關閉)。”上述人士說。

實際上,去年9月11日,切爾基佐夫斯基大市場就曾發生過所謂的“華商9·11”事件,華

登錄后獲取更多權限

立即登錄

網絡編輯:瓦特

歡迎分享、點贊與留言。本作品的版權為南方周末或相關著作權人所有,任何第三方未經授權,不得轉載,否則即為侵權。

{{ isview_popup.firstLine }}{{ isview_popup.highlight }}

{{ isview_popup.secondLine }}

{{ isview_popup.buttonText }}
午夜宅男在线,中视在线直播,毛片网站在线,福利在线网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