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刁民”王清
2008年年底,26歲的他向上至南陽市政府,下至蔬菜辦公室,共181個行政部門,提請了政務信息公開申請,其中包括“三公消費(公款吃喝招待、公車消費和公費出國)”,僅收到18份回復。
2008年年底,26歲的他向南陽市共181個行政部門提請了政務信息公開申請,僅收到18份回復
王清引起有關部門的注意是在今年3月份。
2008年年底,26歲的他向上至南陽市政府,下至蔬菜辦公室,共181個行政部門,提請了政務信息公開申請,其中包括“三公消費(公款吃喝招待、公車消費和公費出國)”,僅收到18份回復。
而且,這僅有的18份回復,也大多數是“無效”的,王清決定對向這些行政部門提起行政復議。
南陽市迅速將王清的情況,向河南省委做了匯報。6月初,該市政府領導還特地跑到了北京向中央辦公廳匯報此事。
“王清申請公開的部門還太少,如果他一個人向一千個、一萬個部門申請信息公開,這豈不是法律上的一個漏洞?”南陽市副秘書長郭鵬說。
“‘三公消費’是個全國性問題,南陽并不是典型。我們的主要問題是,對王清的申請回復不及時,是作風問題。”郭鵬解釋。
老百姓已經不滿足于只從電視上看看政務信息了 圖/華小峰
一個人對181個部門的信息公開申請
為了向181個部門提出政府信息公開申請,王清準備了兩個星期。
先是列部門名單,王清就費了一番心思,選擇哪些部門是一個大學問。王清不想針對某一個特定部門,這似乎表示出不友好,而他的真實想法是進行一次實驗,這當然需要一定的數量為基礎。
最終,他將南陽市和臥龍、宛城兩個區作為其政務公開信息申請的對象。之后就是繁瑣的查找部門、地址、郵編的過程了,這幾乎耗盡了他兩周的全部業余時間。
接著是撰寫信息公開申請內容,王清列了7項:
1.公開單位主要領導成員名稱、履歷、分工,以及各部門具體職能、通信地址、負責人名稱、舉報電話和舉報電子信箱。
2.公開2007年和2008年工作目標和具體實施情況。
3.公開2007年、2008年,對各項財政專項資金、專項經費的分配、使用情況,以及職務消費、公款報銷、公務接待、會議費、差旅費、培訓費、車輛費、固定資產購置費、購買小汽車費用、公款出國等具體信息。
4.公開單位領導同志2007年以來實際接待群眾人數。
5.公開2007年至今用于聯系群眾、辦理公共事務的電話或者電子信箱實際答復次數。
6.公開公務車臺數、專車臺數、車輛維護費用、燃油費用、專職司機工資支出數額。
7.公開機關編制數額,實際在崗人數,是否有超編情況。
發出申請的日期是2008年12月30日,王清記得很清楚,那一天,因為他一次郵寄的掛號信太多,一個郵政所忙不過來,“跑了三四個地方”才將信全部寄出。
哪些
登錄后獲取更多權限
網絡編輯:老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