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理]花剌子模故都
帖木兒得知此事,一怒之下令他倆從這座清真寺上跳下,如能生還就放過他們。比比跳下時裙帶飛舞,恰似降落傘一般護佑她幸存。而那個工頭則肋生兩翼高飛而去……
烏茲別克斯坦撒馬爾罕
東經66°57′北緯39°40′
公元前329年,馬其頓帝國的亞歷山大大帝攻占撒馬爾罕(古希臘人稱之為馬拉坎達)時嘆道:“馬拉坎達果真名不虛傳,只是此城要比我想象的更為壯觀?!?BR> 我是參加中央電視臺“重走玄奘之路”文化考察隊到達撒馬爾罕的。車隊行進中,我們常常通過調頻收音機或車載電臺介紹知識,調節氣氛。北京大學東方學研究院院長王邦維教授是隊里的專家。有隊員問起金庸《射雕英雄傳》里描寫的成吉思汗征討花剌子模的故事,王教授解釋,1219年,撒馬爾罕是花剌子模國的都城,城防堅固,被成吉思汗費力攻陷之后,慘遭屠城,水利系統被摧毀,以致城市被廢棄。后來的帖木兒大帝在1370年敕令遷址重建,新城融合了印度、波斯、突厥等文明特色,被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列為世界文化遺產。
放眼望去,被成吉思汗大軍毀掉的老城僅存一些房屋廢墟,荒草叢生,牧羊游走其間。舊城中部有壕溝通向城東,溝口如門。王教授介紹,東門面向中國,常進口中國商品,因此也叫中國門。
玄奘曾在此地停留?!洞筇莆饔蛴洝贩Q其“國大都城周二十余里,極險固,多居人。異方寶貨,多聚此國。土地沃壤,稼穡備植,林樹蓊郁,花果滋茂。多出善馬。機巧之技,特工諸國。氣序和暢,風俗猛烈”。
玄奘到此城時,當地人信仰拜火教,并不信佛。玄奘把從高昌國帶來的小僧送進寺廟,竟被轟了出來。但玄奘最終還是以佛法度化了國王。
考古博物館里有幅古代壁畫,畫著騎馬獵獸的武士、騎象行進的隊伍,一條船上端坐著一位顯貴人物和隨從的樂工侍女。據說這貴人是一位中國王子。壁畫色彩艷麗,線條細密,富有裝飾味,既似中國工筆畫,又像波斯細密畫。
撒馬爾罕多見規模宏大的14-15世紀伊斯蘭建筑,中間是圓圓的殿頂,兩旁有高聳的望塔。這些建筑內外全部用小塊瓷片、玉石貼滿繁麗的圖案、經文,甚至鑲飾黃金,夸耀著帖木兒大帝時代的富足。帝國大軍曾橫掃波斯、印度、高加索、南俄羅斯和蒙古,發誓要讓撒馬爾罕成為亞洲之都的帖木兒,不光在各地劫掠珍寶,還擄掠工匠,帶回撒馬爾罕參與新城的興建。
比比-哈內姆大清真寺在當時就被認為是東方最雄偉的建筑之一。傳說在帖木兒出征印度凱旋之際,他的妻子,來自印度的比比為了給帖木兒一個驚喜,下令建造了這座大清真寺。就在帖木兒回來的前一天,建筑工人突然罷工,比比找到工頭詢問情況。工頭說自己深深地愛上了比比,希望吻一下她的臉頰,如比比不答應,就不復工。比比最終妥協了。不過她用絲巾遮住臉頰讓工頭親吻。即使這樣,工頭對她熾烈的愛之吻在她臉頰上還是留下了無法磨滅的唇印。
帖木兒得知此事,一怒之下令他倆從這座清真寺上跳下,如能生還就放過他們。比比跳下時裙帶飛舞,恰似降落傘一般護佑她幸存。而那個工頭則肋生兩翼高飛而去……
帖木兒的陵墓建于1404年,最初埋葬的是帖木兒猝死的孫子穆罕默德,后來成為帖木兒家族墓。靈堂中放有9個象征性的石棺槨,真正盛放遺體的棺槨深深埋在地下。棺槨上虛下實似乎是伊斯蘭教陵墓的共同點,印度的泰姬陵也同樣安排。這里最為引人注目的是帖木兒之孫兀魯伯為帖木兒建的墨綠色玉石棺,上寫:誰掘我的墓,誰就遭殃。講解員說,1941年6月8日,蘇聯考古學家曾經開棺驗證帖木兒之墓,當月22日,希特勒就開始進攻蘇聯。不過,那一次發掘證實了帖木兒的腿確實一長一短,難怪史稱“瘸子帖木兒”。
兀魯伯是帖木兒最寵愛的孫子,集詩人、哲學家、天文學家于一身,他原本夢想將自己的一生奉獻給科學,但造化弄人,身為王室貴胄,兀魯伯被迫挑起治國安邦的大梁。他在處理朝政的同時,仍然堅持著科學研究。他繪制的星陣圖準確地描繪出了1018顆星星的位置,卻被宗教人士斥為異端。1449年,兀魯伯被近臣謀害身亡。蘇聯考古學家開棺驗證時,見到了被割去頭顱的兀魯伯。
兀魯伯生前親自督建的天文臺,如今只剩下大理石制成的巨大的六分儀,孤零零地斜插在11米深的地下。據說,用它測出的1年的時間與現代科學計算出的差別極小。兀魯伯按日月星宿的排列算吉日、算國運,卻沒有算出自己多舛的命運。
帖木兒陵園里存放有一個石雕大缸。講解員介紹,當年帖木兒出征前將此缸灌滿石榴汁,往往是去時上千人豪飲,回來僅余數百。

東經66°57′北緯39°40′
公元前329年,馬其頓帝國的亞歷山大大帝攻占撒馬爾罕(古希臘人稱之為馬拉坎達)時嘆道:“馬拉坎達果真名不虛傳,只是此城要比我想象的更為壯觀?!?BR> 我是參加中央電視臺“重走玄奘之路”文化考察隊到達撒馬爾罕的。車隊行進中,我們常常通過調頻收音機或車載電臺介紹知識,調節氣氛。北京大學東方學研究院院長王邦維教授是隊里的專家。有隊員問起金庸《射雕英雄傳》里描寫的成吉思汗征討花剌子模的故事,王教授解釋,1219年,撒馬爾罕是花剌子模國的都城,城防堅固,被成吉思汗費力攻陷之后,慘遭屠城,水利系統被摧毀,以致城市被廢棄。后來的帖木兒大帝在1370年敕令遷址重建,新城融合了印度、波斯、突厥等文明特色,被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列為世界文化遺產。
放眼望去,被成吉思汗大軍毀掉的老城僅存一些房屋廢墟,荒草叢生,牧羊游走其間。舊城中部有壕溝通向城東,溝口如門。王教授介紹,東門面向中國,常進口中國商品,因此也叫中國門。
玄奘曾在此地停留?!洞筇莆饔蛴洝贩Q其“國大都城周二十余里,極險固,多居人。異方寶貨,多聚此國。土地沃壤,稼穡備植,林樹蓊郁,花果滋茂。多出善馬。機巧之技,特工諸國。氣序和暢,風俗猛烈”。
玄奘到此城時,當地人信仰拜火教,并不信佛。玄奘把從高昌國帶來的小僧送進寺廟,竟被轟了出來。但玄奘最終還是以佛法度化了國王。
考古博物館里有幅古代壁畫,畫著騎馬獵獸的武士、騎象行進的隊伍,一條船上端坐著一位顯貴人物和隨從的樂工侍女。據說這貴人是一位中國王子。壁畫色彩艷麗,線條細密,富有裝飾味,既似中國工筆畫,又像波斯細密畫。
撒馬爾罕多見規模宏大的14-15世紀伊斯蘭建筑,中間是圓圓的殿頂,兩旁有高聳的望塔。這些建筑內外全部用小塊瓷片、玉石貼滿繁麗的圖案、經文,甚至鑲飾黃金,夸耀著帖木兒大帝時代的富足。帝國大軍曾橫掃波斯、印度、高加索、南俄羅斯和蒙古,發誓要讓撒馬爾罕成為亞洲之都的帖木兒,不光在各地劫掠珍寶,還擄掠工匠,帶回撒馬爾罕參與新城的興建。
比比-哈內姆大清真寺在當時就被認為是東方最雄偉的建筑之一。傳說在帖木兒出征印度凱旋之際,他的妻子,來自印度的比比為了給帖木兒一個驚喜,下令建造了這座大清真寺。就在帖木兒回來的前一天,建筑工人突然罷工,比比找到工頭詢問情況。工頭說自己深深地愛上了比比,希望吻一下她的臉頰,如比比不答應,就不復工。比比最終妥協了。不過她用絲巾遮住臉頰讓工頭親吻。即使這樣,工頭對她熾烈的愛之吻在她臉頰上還是留下了無法磨滅的唇印。
帖木兒得知此事,一怒之下令他倆從這座清真寺上跳下,如能生還就放過他們。比比跳下時裙帶飛舞,恰似降落傘一般護佑她幸存。而那個工頭則肋生兩翼高飛而去……
帖木兒的陵墓建于1404年,最初埋葬的是帖木兒猝死的孫子穆罕默德,后來成為帖木兒家族墓。靈堂中放有9個象征性的石棺槨,真正盛放遺體的棺槨深深埋在地下。棺槨上虛下實似乎是伊斯蘭教陵墓的共同點,印度的泰姬陵也同樣安排。這里最為引人注目的是帖木兒之孫兀魯伯為帖木兒建的墨綠色玉石棺,上寫:誰掘我的墓,誰就遭殃。講解員說,1941年6月8日,蘇聯考古學家曾經開棺驗證帖木兒之墓,當月22日,希特勒就開始進攻蘇聯。不過,那一次發掘證實了帖木兒的腿確實一長一短,難怪史稱“瘸子帖木兒”。
兀魯伯是帖木兒最寵愛的孫子,集詩人、哲學家、天文學家于一身,他原本夢想將自己的一生奉獻給科學,但造化弄人,身為王室貴胄,兀魯伯被迫挑起治國安邦的大梁。他在處理朝政的同時,仍然堅持著科學研究。他繪制的星陣圖準確地描繪出了1018顆星星的位置,卻被宗教人士斥為異端。1449年,兀魯伯被近臣謀害身亡。蘇聯考古學家開棺驗證時,見到了被割去頭顱的兀魯伯。
兀魯伯生前親自督建的天文臺,如今只剩下大理石制成的巨大的六分儀,孤零零地斜插在11米深的地下。據說,用它測出的1年的時間與現代科學計算出的差別極小。兀魯伯按日月星宿的排列算吉日、算國運,卻沒有算出自己多舛的命運。
帖木兒陵園里存放有一個石雕大缸。講解員介紹,當年帖木兒出征前將此缸灌滿石榴汁,往往是去時上千人豪飲,回來僅余數百。

建于帖木兒朝代的比比-哈內姆大清真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