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3年,一人撐起一所學校

13年來,李小峰領著103元的月工資,一個人撐起一所學校,送出了134名學生——他沒有實現的大學夢,在孩子們身上延續。

10月14日清晨6時,天剛蒙蒙亮,李小峰抖抖索索地穿衣起床,去給早到的孩子開教室門。站在寒氣逼人的校園里,他突然感到一陣頭暈。

“身體不行了。”李小峰說。在柿園子小學里代課13年后,長年的困苦和繁重的工作,使32歲的他看起來像是40多歲的人。


柿園子小學,秦嶺深處的一所學校,位于陜西省西安點擊查看西安及更多城市天氣預報市藍田縣九間房鄉,全部家當是一間漏雨的教室和一棟三間平房。13年來,李小峰是學校惟一的老師,也是學校的“校長”、“后勤主任”。

13年里,他一共送出134名學生,其中4個考上了大學———他沒有實現的大學夢,在孩子們身上延續。

13年教師生涯留給他的,還有一貧如洗的家境和每況愈瘦的身體。13年間,他的體重從128斤降到103斤,數目剛好和他的月工資相同。但每月103元的工資從2004年起就一直未發。至今他仍是代課教師,按照師資政策,他即將被清退。

但他仍然在堅持,這對他而言或許已經成了習慣。他只想把手中的教鞭繼續拿下去———教書塑造了他的人生。

“命運真是偶然”

李小峰愛看人物傳記,喜歡回味人被命運改變的感覺,那常常讓他想到自己的人生。剛過而立之年的他,已經開始慨嘆“人的命運真是偶然啊”。

1992年他正讀高三,在緊張的備考中憧憬著大學生活。

一場家庭變故改變了他的命運。

高考前的5月份,父親因病去世。辦完喪事,加上父親治病借的錢,家里欠了上萬元債,生病的母親需要人照顧,他只能寄望于來年復讀再考。

柿園子小學原有一名教師,教了一年后,嫌工資少不干了,30多名學生面臨失學。一天,村長找到村里惟一的高中生李小峰,說“山外的老師嫌苦不愿來,鄉親們都希望你來教”。當時代課工資是53元,家里需要還債,母親也要人照顧……李小峰應承下來,也終于沒能再去高考。

最初他住在教室邊上一間低矮的柴房里,沒水沒電,土木結構的教室四處漏雨,教具沒有,教材稀缺,課桌破爛,三四個孩子擠坐一張凳子上課……

李小峰到村里撿廢磚頭,摞起來,鋪上一張紙,學生就當凳子坐了。1994年,他干脆把自家的楊樹砍了,為學生做了幾個凳子。他騙母親,“那棵樹死了”。

用了多年的黑板,幾乎成了“白板”,他向母親借錢換新黑板。母親生氣了:“你不給我錢,反倒找我要錢,不行就別干了。”但最后母親還是掏出手帕,把里三層外三層包著的30元錢給了兒子。

李小峰用泥捏成長方形、正方形和各種各樣的立體圖形,用切分土豆教分數,折一捆小樹枝教加減乘除。這些教具,到今天還用著。

柿園子小學多年來幾乎沒收到過教育撥款。學生每人交的40元錢雜費,其中5元要上交鄉里作“管理費”。為了改善學校條件,李小峰帶孩子們在公路上拾廢塑料和廢鐵;帶大點的孩子上山打松子,一季可以賣五六十元錢。

不能讓孩子們一輩子只會放羊

工資太低了,身為男兒,“上不能侍奉高堂老母,下不能蔭妻教子”,13年間,李小峰也動搖了好幾回,甚至有一次離校出走。

但村民的情義又讓他無法抗拒。

1993年的父親周年忌日,李小峰給孩子們提前放了學。下午,他趴在墳頭,“想起家庭的重負和沒有實現的大學夢”,痛哭失聲。正傷心時,身后來了30多位村民,很多人還買來了紙錢、香燭。

“小峰他爸,小峰的書沒有白念,正教村里娃們呢!”離去時,許多村民偷偷留下一元或兩元錢。祭奠本來是不用送錢的,而且在柿園子村,許多人家一年也吃不上一次肉,一兩塊錢已是鄉親們最誠摯的心意了。

1997年,訂婚多年的未婚妻退婚了,理由很簡單:“一個月73塊錢,以后能養得活我和孩子嗎?”李小峰崩潰了———在山村,女方退婚被認為是男人最丟臉的事。

他決定改變自己的命運,做出樣子給人看。那年暑假,他通過同學聯系,在西安找到了一份月薪400元的工作。領到第一個月工資時,他很高興,因為這相當于代課教師半年的收入。

可沒過多久,村支書帶著幾名村干部找來了。“我們也是厚著臉皮來的,”村支書跟他講,“開學好幾天了也沒有老師愿意來,娃們天天到學校等你,你看能不能再回去?”

一夜失眠之后,“為了不讓孩子們一輩子只會在山溝里放羊”,李小峰又回到了柿園子小學。

當他背著行李回到學校時,操場上早已站滿了鄉親們,有的還握著他的手說,“回來就好,回來就好!要是嫌錢少,我們可以給你增加些。”李小峰拒絕了,土生土長的他清楚村民的收入。

這以后,李小峰的婚事成為村里的大事,村民們急著為他張羅對象。經過介紹,李小峰認識了現在的妻子。這位山外的姑娘覺得他“能對孩子們好,也一定能對我好”。

貧困的山村里,鄉親們和李小峰相互支撐,默默扶持。父親治病、喪事欠下的上萬元債務,村民們也不催李小峰還。“他家和大伙一樣窮得揭不開鍋,天天吃土豆糊,咱也不催他,別把他又逼跑了。”一位村民對本報記者說。而李小峰碰上貧困戶的孩子交不起學雜費,也就讓家長打一個白條,“有錢時再捎來就行,別耽誤了孩子上學”。

山村大課堂

學校如此之?。何鍌€年級才24個學生,比不上城里小學的一個班。李小峰用的是“復式教學”,所有年級的孩子在僅有的一間教室里上課,對于城里孩子而言,這間小教室又是一個聞所未聞的大課堂。

教室大黑板兩邊,各掛著一塊小黑板,用來寫不同年級的板書。五個年級的孩子從左到右大致分開坐好。李小峰一般先從五年級上起。例如本報記者聽過的一堂課,“我們學習《秋天的懷念》,布置兩個問題思考……”然后一個個年級教下來。每上完一個年級的課,李小峰就要布置作業,“不然孩子們就會在課堂上玩了”。

不同年級的課容易相互干擾。給五年級講課時,四年級的幾個孩子開始發愣,李小峰朝他們瞪了幾眼。上四年級課時,一年級4個孩子的讀書聲越來越大,李小峰拍了拍孩子們的頭,“聲音小一點!”一個小時過去,他宣布下課,回過頭才發現一年級的學生還在拼音圖前念個不停,他忘了讓孩子們回座位。

真正讓李小峰頭痛的是音樂、美術、體育等“副”科,他沒受過專業訓練,學校也根本沒教學條件。音樂課,他只能教唱一些簡單的歌曲;美術課,他布置孩子們“隨便畫,畫自己感興趣的東西”。去年,天津點擊查看天津及更多城市天氣預報的一位楊阿姨送來跳繩、籃球和羽毛球拍,孩子們的體育課才不再只是跑步。

一個人的堅持

13年來,作為柿園子小學惟一的老師,李小峰一直無可替代———不要說他走了,就是他病了、有事情了,課就沒人上了。

一次,李小峰上山砍柴,不小心砍到腳,被扶下山后縫了5針。第二天,他讓家人用架子車將他推到學校,躺在床上看著孩子們自習。

冬天的山區冰天雪地。常常在上午放學后,一年級的孩子太小回家不便,李小峰便在學校煮玉米糊給他們吃,碗不夠,大家就輪流吃。教室里太冷,他讓孩子們呆在他房間里,生起柴火,最小的孩子則坐到床上蓋起被子,大家圍成一圈上課。

今年“六一”,孩子們在好心人的組織下去了一趟西安,第一次品嘗了魚的滋味,一個勁地嚷“好吃”。10月14日晚,本報記者帶著李小峰到藍田縣政府招待所,特意為他點了一盤魚。他先是問“魚怎么吃”,后又突然停下筷子自語,“要是孩子們在就好了”。

不光孩子們離不開李小峰,李小峰也越來越離不開學校了。13年來,他已經習慣一個人呆在學校,過著困苦、簡單的生活。離開學校和學生,他“已經找不到自己的位置”。

“出去打工,13年不就白教了嗎?”李小峰說,“再說我能找什么工作呢?”

對自己13年來的教學成就,李小峰十分自豪:柿園子村的孩子沒有失學,送出去的134個學生,4個考上大學,“明年再考兩個估計也沒問題”。其他的孩子大多初中畢業或者初中輟學后外出打工,“一個月起碼三五百元,總比呆在山溝里強”。

2001年起,一些好心人知道了李小峰的事,給他和學校捐款捐物,這一定程度上補償了他沒有工資的心酸。他也一直在努力通過函授自學。2000年他拿到了中專文憑,今年又拿到了大專文憑,前后花費數千元———從一家人牙齒縫里省下來的錢。

“小峰不能讓回去”

今年9月,李小峰和幾名代課教師到鄉里開教學工作會議。會上一位鄉領導說,今年鄉上財政非常緊張,代課教師的課要全部停掉。要干的話,找村里解決工資。

李小峰“受到了沉重一擊”。但沒過多久,有人告訴他,“教育局田局長說了,‘小峰不能讓回去’。”一句話讓他很感安慰,“回來干干再說吧。”

從2001年開始,李小峰就給教育局寫信反映自己的境遇,但沒有回音。第二年,他給縣上主管教育的副書記和副縣長寫信,沒有回音。第三年,他直接向西安市一位副市長寫信,兩個月后有人告訴他,“副市長批示了”。他欣喜若狂。結果批示轉到縣教育局,又沒了下文。

李小峰最終豁出去了,他走進縣政府,直接找到主管教育的副縣長。

“你的事我知道。”副縣長說,“你看,我的工作困難不小。等我和縣長商量一下,再開會研究研究。如果要解決,也是破格解決。”

今年3月,李老師成了縣教育系統的先進典型??h教育局局長田征帶著30多位局機關干部和老教師來到柿園子小學,專門聽李老師作報告,隨后局長帶頭,捐給李小峰2400元,并送給學校一臺彩電和DVD。

“按國家政策,代課老師將會被全面清退,”田局長告訴本報記者,“不過藍田縣小學師資總體上比較緊張,一些偏遠山區小學公辦教師根本派不過去,只能靠代課教師,但又沒有政策解決他們的身份問題。”

以孩子們的心靈,實在無法理解“李老師那么辛苦工作,工資還兩年不發”的道理。大些的孩子悄悄對本報記者說,“李老師其實挺可憐的。”今年兒童節,好心人帶孩子們到西安玩,并讓他們寫出“最想吃的東西和最大的愿望”。“最想吃大魚,味道好極了!”三年級的趙芳和李亞楠同時寫道,“最大的愿望是長大后做一名好領導,把李老師的工資漲得高高的!”

而李小峰最大的愿望,則是“有更多的人來關心西部農村的老師和孩子們,希望有寬敞明亮的教室,孩子們不再上不起學,能在學校寄宿,也更希望自己能轉為公辦教師,一個月拿上四五百元,一家人能夠吃飯”。

9月教師節,李小峰的又一個孤獨的節日,孩子們在已經泛白的黑板上出了一期板報,獻給他們的老師一首小詩:

田野向秋天獻上金黃的果子,楓林舉起火紅的旗幟

我們向老師送上真誠的祝福,老師您辛苦了,祝您節日快樂

希望老師在今后的日子里快樂多一些,困難少一些

詩是孩子們自己寫的,周圍環繞著孩子們精心畫上的花環、蝴蝶、風鈴。

{{ isview_popup.firstLine }}{{ isview_popup.highlight }}

{{ isview_popup.secondLine }}

{{ isview_popup.buttonText }}
午夜宅男在线,中视在线直播,毛片网站在线,福利在线网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