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電影人“受訓”洛迦諾
電影營銷的目的很簡單:最有效地表達你的故事與觀念,吸引合作制片人的興趣。對歐洲制作公司來說,“為什么要幫你找錢來拍一部中國的電影”,是最首要也最根本的問題。
責任編輯:袁蕾 實習生 朱怡
中國電影人“受訓”洛迦諾
瑞士南部小鎮洛迦諾,位于半山的一間旅館的會議室里,12位來自內地和香港的導演,還有他們各自的制片人坐在課桌前,上一堂實用性很強的課:營銷。
這些久違課堂氛圍的“學生”,有的還沒倒過時差,昏昏欲睡,有的實在不習慣這種條條框框的培訓內容,干脆溜出去。但臺上的老師仍然一絲不茍。
管虎、李纓、郭小櫓、彭浩翔、唐曉白、萬馬才旦……12位導演都帶著他們的電影新計劃。在一天半的“營銷培訓”與課堂演練之后,他們和制片人要面對洛迦諾電影節“開門計劃”(Open Doors Factory roject)的評委,做電影計劃的公開陳述;接下來的兩天,則是一對一的洽談。從參加這次合作洽談的幾十家歐洲電影制作、發行公司當中,他們也許能夠為自己的電影計劃找到一部分制作資金。
只有五分鐘
“你需要什么?”“你在尋找什么?”“你能給什么?”
講臺前的白板上寫著幾個簡單的問句。電影營銷的目的很簡單:最有效地表達你的故事與觀念,吸引合作制片人的興趣。對歐洲制作公司來說,“為什么要幫你找錢來拍一部中國的電影”,是最首要也最根本的問題。“沒有觀眾的電影只不過是一堆膠片(或者HD磁帶)”,老師特意用紅筆寫著。一部中國電影得在西方也能有觀眾。
“你的爸爸有一個秘密,你是否想知道呢?”獨立電影導演張律開始了他的課堂陳述演練,他的電影計劃叫《
登錄后獲取更多權限
網絡編輯:莫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