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企兇猛】央企的無邊界擴張時代
央企為何如此迅速地膨脹?它將帶來什么影響、會不會抑制民間力量的生長和市場經濟的推進?中國改革的彼岸究竟是什么樣?
責任編輯:曹筠武 朱紅軍 實習生 朱慧靈
央企,十年前與虧損、低迷連在一起的詞,如今儼然變成了財富、進攻、話語權的代表。在海外頻頻收購礦產能源,在國內進軍樓市屢奪“地王”,同時伴隨著年薪十萬抄表工和千萬元水晶吊燈等諸多傳聞??梢哉f,“央企”是當下最重要的時代熱詞之一。更重要的是,今日的央企集中體現著“中國模式”政府主導、舉國體制的特點,由此成為“中國模式”最有代表性的符號。央企的強勢,挑戰著“國退民進”的市場經濟理論,亦由此引發了中國改革方向的爭論。央企為何如此迅速地膨脹?它將帶來什么影響、會不會抑制民間力量的生長和市場經濟的推進?中國改革的彼岸究竟是什么樣?
央企正在經歷有史以來最大規模的內外擴張。
8月18日,中石化宣布收購瑞士Addax石油公司,完成中國迄今最大的一筆海外油氣資產收購。這符合中石化的戰略目標:增強其在西非和伊拉克的實力,加快全球化步伐。此前半個月,中石油也楔入了中東——久負盛名的石油樂園。中石油的一位員工將與英國石油巨頭BP公司合作的伊拉克魯邁拉油田有力地描述為:“比大慶還要牛!”
中石油的國際事業部異常繁忙,它正在全球物色待售的資產。海外業務發展了16年,它從未像今日這樣興奮和緊張。
現在,中石油總是在擔心泄密,對海外事務尤其謹慎。每年的年鑒和年報,會被要求過濾再過濾,生怕商業機密被競爭對手翻譯了去,或是過于“高調”引起西方的反感,給國際競爭制造麻煩。
在國內,中石油亦開始全力進軍天然氣的下游市場。外界擔心中石油正在“復制另一個成品油零售市場的‘壟斷神話’”——通吃上下游。
而中石油,又只是央企擴張的案例之一,紅色資本新一輪攻城略地的消息何止于此。半年之內,寶鋼入主具有較深民企色彩的寧鋼、中糧染指蒙牛、中化旗下的方興地產替代民企富力成為北京的新“地王”……
央企,與和它們有關的新聞的標題一樣,充滿了霸氣。“央企地產新勢力:800億融資圖謀再戰房地產業”、“鋼鐵央企三足鼎立可待”、“中船寶鋼中海三大央企聯手打造華南造船‘航母’”、“中石油雄起央企增持大幕拉開!”等等。國有資本,早不再是多年前那根會在大熱天下慢慢融化的冰激凌。
盡管眾人還在爭論不休:這是重返舊路的失敗之舉,還是國家前瞻性的戰略轉折?卻已有大批識時務的觀察者催促說,是否贊同并不重要,關鍵是跟隨大潮做出正確的投資。
中國,在走一條獨特的國家資本發展之路。在某種程度上,這已變成“中國模式”還是“西方經驗”的道路之爭。盡管未來充滿變
登錄后獲取更多權限
網絡編輯:老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