袁岳 在殿堂中理性思考
這個小堅持,無關虛榮,也不是為了顯示對古典音樂的了解,而是源于我自己的一個理論:一定需要兩種以上的感官體驗,才能得到更多的藝術感受。
這個小堅持,無關虛榮,也不是為了顯示對古典音樂的了解,而是源于我自己的一個理論:一定需要兩種以上的感官體驗,才能得到更多的藝術感受。
上海電視臺第一財經頻道《頭腦風暴》主持人、零點研究咨詢集團董事長兼總裁 圖/楊子
人們說,電視上的我思維敏捷、知識淵博,有種咄咄逼人的氣勢。其實走下電視,走進音樂廳,我還是風度翩翩,態度親和的。大家都知道我愛詩、愛美食,喜歡聽古典音樂倒不太為人所知。我習慣在古典音樂中思考,思考著高雅藝術的命運。
每年我要看10場左右的音樂會。這習慣是從1991年開始的,地點一般是北京音樂廳,通常我是一個人去, 自掏腰包買票入場。去之前,我會換上熨平的西裝、蹬上刷亮的皮鞋。其實我并不執著于名曲名家,也沒有什么非聽不可的曲目。一切隨性,想去看去聽的時候就去 了。我喜歡古典音樂,但不癡迷其中。只是若決定要去,就一定要買到好位置。這個好,具體是指前排中間,視野佳,能夠清楚看到表演者的面部表情。
這個小堅持,無關虛榮,也不是為了顯示對古典音樂的了解,而是源于我自己的一個理論:一定需要兩種以上的感官體驗,才能得到更多的藝術感受??追蜃釉缇驼f 過詩書禮樂,是指不能光看書,還要自己把內容唱出來??吹臅r候是間接體驗,自己唱是個人經驗,想要記住不忘,就需要兩者相加。單一器官受到刺激得到的效 果,往往印象不夠深刻。對我來說,古典音樂會不僅是一種視聽刺激,還可復活思想。流行音樂是感性的,聽這種類型的音樂會帶給人以感性情緒。但古典音樂是理 性的,當聽古典音樂時,大腦會變得思維明晰,思緒會飄向一些深奧的領域,會考慮起一些深層次的、嚴肅的問題。
我常一個人去看音樂會,但若是別人邀請,我也不會介意和一群朋友共同欣賞,同樣,我也會請別人去看。
邀請客戶去格調高雅、裝飾脫俗的音樂廳聽音樂會,曾一時為一種時尚潮流。我也曾包過場,邀請上二百多個客戶去感受一把聽覺盛宴。我并非盲目跟從,這種社交 方式與其他社交方式的不同之處在于:如果請客戶去玩別的,比如飯局、酒局或是娛樂場所,他未必會去,去了也未必印象深刻,因為見得太多,玩得太熟;但如果 送音樂會的票子,十有八九是一定會去的。
除去高雅藝術和高端藝術場所本身的魅力,我還會加入小技巧。一般我會送3張左右的票給客戶,這種贈法一般引發的結果是客戶一家人都會去看。因為,比起男 性,女性更喜歡去音樂會,尤其是有孩子的女性。為了陶冶孩子的情操以及音樂方面的培育,一定不會錯過。這種家庭式參與所達到的效果,會比單獨請客戶一人好 得多。
最好的社交法,是準備10張左右座位相連的票子,送給3家人,大家在音樂廳相逢,開場前及終場后寒暄上幾句,溫馨健康,沒有壓力,這種場合更容易讓人放下 心防,拉近距離;這種數量,不多不少,恰到好處。音樂會社交是一種場外社交,當坐在音樂廳內時,并不適合討論什么。一切相關的交際都在開始之前及結束以 后,展開在音樂廳的某個咖啡館,或是在之后的某個飯局上。
我和古典樂的緣分,要追溯到27年前。1982年,我在南京大學選修了音樂鑒賞課,我慢慢聽完四十多首經典曲目,漸漸懂得如何解讀交響樂結構。在美國哈佛 留學的那段日子里,我觀賞過耶魯學生會自己制作的歌劇,也曾在紐約百老匯看過5次音樂劇演出,第一華裔演員王洛勇先生主演的音樂劇《西貢小姐》,我也有幸 欣賞到。
(場地支持|上海音樂廳,感謝武浩先生對本文的幫助,根據袁岳口述整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