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路上】突尼斯:袖珍的地中海風情
藍天白云下的白墻藍窗,如倒影一般靜靜的看著山下的海,人來人往的街頭述說著那些古老的功績。也許,將繼續這樣的再低語千年?
突尼斯,一個非常有地中海味道的國度。
飛行20多個小時之后,當地明媚的陽光讓我一下從疲憊中清醒過來——天空像一個巨大的顯示器,藍白相間,漂亮得不真實,如同Windows系統的開機畫面。高大的棕櫚樹點綴在廣闊的停車場上,不遠處的海浪聲在耳邊徘徊。
悠閑,所謂的地中海式生活的宗旨就是如此吧。印度人不守時是舉世聞名的,在這個問題上,阿拉伯人也半斤八兩。不過,當地人的純樸好客倒是頗具特色。在飛機上認識的一名當地帥哥,看到我被放鴿子的囧狀,二話沒說就把我“拐賣”到他家去了。把我喂飽之后,他又把我扔上了開往斯法克斯的火車,順便給我辦了電話卡。在突尼斯的日子里,無論去哪都能遇上這樣的幫助。
既然有地中海的味道,海灘就是一道避不開的風景線。突尼斯的海岸線很長,當初古羅馬人從海的另一邊攻入,迦太基人就此滅亡,化身在了古老的史詩和壁畫中。如今,突尼斯市北部的大片土地上,依然有著漢尼拔迦太基人曾經留下的點點滴滴。在遺跡和廢墟中處處透露出的千年之前的興盛,令人唏噓。野花錯落,留下的只有繁華后的荒蕪。
時間讓人難以承受的沉重,但文明不會就此沉淪。突尼斯最北部的海岸上坐落著一個沉積著過去那些優雅的地方——藍色小鎮Sidi Busaid。藍天白云下的白墻藍窗,如倒影一般靜靜的看著山下的海,人來人往的街頭述說著那些古老的功績。也許,將繼續這樣的再低語千年?
沙漠與海灘,草原與棕櫚,天主教與伊斯蘭教,烈日與海風……彈丸之地卻如此多姿多彩,短小的文字也說不盡那些別樣的風情。
突尼斯,我還會再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