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子層面的凈水夢想——納米技術或將成為處理污水的新途徑
與傳統的水處理方法相比,納米凈水處理占地小,人力和能源消耗少,這使它有可能成為幫助發展中國家乃至全球緩解已經來臨的水危機的一個重要途徑
責任編輯:朱力遠
與傳統的水處理方法相比,納米凈水處理占地小,人力和能源消耗少,這使它有可能成為幫助發展中國家乃至全球緩解已經來臨的水危機的一個重要途徑
“如果要看納米凈水處理的實驗裝置和現場操作,你可能得稍等幾天。很久不用,我已經把它們移到了另一個實驗室里,估計不經過一番清理和調試,一下子沒法兒用。”6月中旬的一天,華東理工大學納米催化研究室主任陳愛平在電話里告訴希望前去觀摩這項技術的記者——七年前,這位長期從事超細材料制備與應用研究的高校教師曾與同事合作研制過一臺納米凈水裝置。
對于近年來隨著“納米熱”的退潮而多少有些降溫、市場需求眼下也還未清晰呈現的納米凈水技術,像陳愛平這樣至今仍有興趣來談論它的業內人士并不多。記者曾聯系上海市納米技術孵化基地里的三家企業,相關人員都對這個話題沒有太大的興趣,稱自家的產品還有待改進。
然而,自去年年底起,很多城市都陸續加入了自來水漲價的大合唱中。尤其最近兩個月以來,包括上海、天津、沈陽、廣州、南京等多個大中城市都已經舉行了水價上調聽證會。一股水費提價的“熱浪”正在興起。水價通漲背后隱含的是我國水資源極度短缺、水質污染嚴重、處理成本攀升、利用效率低下的現實。
未來最需要納米凈水技術的,是住在水源稀少的地帶或衛生條件落后的城市貧民區、沒有其他途徑可獲得安全水源的人們 圖/新華社
納米凈水之夢
全世界現在大約每8人中就有1人無法獲取安全的水源。聯合國預測,到2025年,全世界將有超過1/3的人口面臨嚴重缺水。工業發展加上氣候變化和人口增長的壓力,更使水資源問題對于發展中國家變得尤為緊迫。
在相對滯后和寬松的水資源保護立法下,發展中國家普遍原水質量差。傳統的自來水廠采用“絮凝——沉淀——過濾——消毒”的處理工藝,成本高,卻無法解決出廠水濁度、嗅味等感官性指標差,有機物、內分泌干
登錄后獲取更多權限
網絡編輯:莫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