誠信被“山寨”,淘寶很抓狂
當眾多“炒信”公司步步摧毀淘寶信用之時,淘寶也開始了大規模的反擊。一場混戰就此爆發……
責任編輯:傅劍鋒 助理編輯 溫翠玲 實習生 曾俊
淘寶網一直被喜歡網上購物的消費者們認為是信譽比較好的國內最大的“網上商場”。但這種信譽正在被摧毀。
淘寶賴以維持信譽的手段之一就是給在淘寶網上的眾多網店建立信用評級體系,信譽特別好的可打上“鉆石”與“皇冠”標志。
但有人開發了一種軟件系統,只要網店主人給錢,他們就可以任意幫網店信用升級,以欺騙消費者。
當眾多“炒信”公司步步摧毀淘寶信用之時,淘寶也開始了大規模的反擊。一場混戰就此爆發……
寄生在電子商務上的灰色經濟
在淘寶網,網店顯示的信用等級如果是“鉆石”或者“皇冠”,就會意味著這家店值得信賴,消費者就會更愿意去逛這家店。
信用升級本是一件需要賣家逐漸以誠信交易去實現的事,但炒賣信用者利用虛假交易,可以幫網店主人輕易實現信用升級以欺騙消費者,并已形成寄生于淘寶網上的龐大黑色經濟鏈。淘寶網負責人稱:“他們偽造信用,是另一種偽鈔制造者。”
為了減少偽造信用的情況,6月24日淘寶網第二代安全稽查監控系統的上線,雙方誠信大戰爆發。
該網常年有57萬人開店,數千萬網民在淘寶店購物。之前發生的“皇冠門”事件曾經引起廣泛關注。
當時,有人在淘寶貼吧爆料稱:許多“皇冠”店鋪并不是靠自己的誠信交易取得,而是從“炒信”公司花錢買來的。并且列出了一些店鋪。淘寶為此封了一些被爆料的皇冠店鋪。
7月23日,中央電視臺就“刷鉆”“炒信”進行了專門報道。淘寶正是在那個時候宣布:自7月24日至8月6日進行誠信自查活動。
所謂刷鉆,指的是專門以增加賣家信譽等級的一種活動,也叫炒信(炒賣信用)。這種利用虛假交易增加賣家信譽的炒作,本身就成了一個可以贏利的行業。
這一附著在諸如淘寶等電子商務平臺上的“灰色產業”,最開始由一個叫杜朋運的炒家在2006年“發明”——他所創辦的網丫網2006年開發的信用炒作平臺“信保寶”系統,一度占據了高達70%的信用炒作市場,一直被稱為國內最大信用炒作公司。
幾年間,在中國電子商務用戶達到上億時,“炒信”市場也發生著激烈的變化:
2007年,給網店刷一個“皇冠”需要一萬元,“炒信”公司的利潤可以達到30%,有的甚至達到70%至80%。而到了2008年,因為“炒信”公司的不斷增多,“炒信”市場的競爭日益激烈,刷一個“皇冠”的費用降到了7000元至8000元。到了2009年,“炒信”市場更加不“景氣”,刷一個&ld
登錄后獲取更多權限
網絡編輯:老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