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產”之后——光鮮身份背后的難以承受之重

中產階層難道正在成為“中慘”階層?如果不通過“啃老”的方式買房,只能是被消滅在中產門外。而要維持一份“中產的生活”,房子只是第一個坎,更多的壓力與困境就在不遠處等待。

責任編輯:曹筠武 實習生 何旭

新中國六十周年系列專題之四·國民福利賬本

中產階層難道正在成為“中慘”階層?

一篇名為《一套房滅一個中產家庭》的網帖正在白領們常逛的MSN中文網上掀起討論熱潮:上海房價壓力超巴黎,巴黎房價是當地居民月收入的34倍不到,而上海是400倍。

25歲的魏忠看著這篇網帖,不免“心有戚戚焉”。魏忠是某知名門戶網站的一名網絡編輯,月收入稅后一萬元左右。2006年畢業工作至今,他攢了16萬元,算是走得比較順的大學畢業生。最近他想在北京東邊的通州區買套房子,但在整條八通線地鐵沿線,已經很難找到一萬元每平米的房子了。

經過30年的經濟建設,中產階層逐漸崛起,一個“橄欖型”的社會結構正在形成。一般來說,達到中產階層占45%以上是現代社會的標志。社會學家、中國社會科學院榮譽學部委員陸學藝教授告訴記者,我國中產階層以每年1%的速度增長,到2008年已經占據人口22%至23%。

數據顯示,2006年全國大學生畢業人數413萬。按照社會學定義,如魏忠一樣,大學畢業,進入一家體面公司工作的白領們,正是蓬勃興起的中產階層主力軍。

但剛剛邁入中產門檻,魏忠們就發現擺在面前的現實是:如果不通過“啃老”的方式買房,只能是被消滅在中產門外。而要維持一份“中產的生活”,房子只是第一個坎,更多的壓力與困境就在不遠處等待。

中產階層消失?

早在3年前經濟寒冬即將來臨的前夕,日本著名管理學家大前研一就做出了讓人不寒而栗的預測:中產階層的消逝。

大前研一用最為簡單的問題來詢問那些介于老中產和新中產之間的群體:“你自認是中產階層嗎?請自問三個問題:一、房貸造成你很大的生活壓力嗎?二、你是否不敢結婚,或是不打算生兒育女?三、孩子未來的教育費用讓你憂心忡忡嗎?如果有任何一個答案為是,你就會被踢出中產階層的行列。”

大前研一的預言在金融海嘯爆發之后似乎正在加速實現:世界上不少國家出現了中產階層萎縮的現象。以美國的一些中小城市為例。這些城市一般只有百萬人的規模,其中往往有幾十萬人會在銀行、保險等金融機構工作,面對金融海嘯的沖擊,金融業首當其沖,大批白領工人失業。

對中國來說,雖然實體經濟在巨額政府投資的拉動下保持

登錄后獲取更多權限

立即登錄

網絡編輯:瓦特

歡迎分享、點贊與留言。本作品的版權為南方周末或相關著作權人所有,任何第三方未經授權,不得轉載,否則即為侵權。

{{ isview_popup.firstLine }}{{ isview_popup.highlight }}

{{ isview_popup.secondLine }}

{{ isview_popup.buttonText }}
午夜宅男在线,中视在线直播,毛片网站在线,福利在线网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