難道就容不得一點點錯誤的質疑
為何熊忠俊單單捏造胡斌有“替身”呢?肇事與出庭前后兩張照片的差別又太大,無數網民和媒體人士都有判若兩人之惑,也都發表過數以千計的文章質疑。如此,“替身”的話又怎是憑空捏造?
責任編輯:陳敏 史哲 蔡軍劍
公民之間的誹謗來和公民批評政府或官員最大的區別在于,政府不同于公民或自然人,它沒有名譽權,如此規定就是因為壓制公民言論表達的力量往往來自公權力,為了讓公民暢所欲言,就有必要“剝奪”政府的名譽權。
喧囂一時的杭州飆車案風波本已平息,一則更令人震驚的消息卻令風云再起。8月24日,記者從湖北、浙江兩省的公安機關獲悉,“利用網絡捏造、散布杭州‘5·7’交通肇事案出庭被告人胡斌是‘替身’謠言的湖北省鄂州市無業人員熊忠俊,日前被湖北鄂州市公安機關依法作出行政拘留10天的處罰。”
本案案情極其簡單。鄂州警方稱,今年7月20日杭州飆車案一審判決的消息報道后,熊忠俊以“劉逸明”為網名,從7月21日至8月2日,在網上捏造各種所謂“證據”炒作&
登錄后獲取更多權限
網絡編輯:瓦特
歡迎分享、點贊與留言。本作品的版權為南方周末或相關著作權人所有,任何第三方未經授權,不得轉載,否則即為侵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