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南水電大躍進 “八個三峽籌劃開建”

在能源價格大漲的背景下,各大電力公司在西南各大江河的干流上開工建設大量的水電站,其總裝機容量相當于八個三峽工程,這種大躍進式的開發方式不僅嚴重破壞當地生態,還將導致一系列隱患


 

金沙江的一條支流上正在興建一個小水電站,這種小型工程在西南各大江河的支流上星羅棋布 CFP/圖


    在中國西南地區,一個宏偉的計劃正在醞釀實施中:等同于約八個三峽工程的水電裝機容量的水電站群即將在長江上游涌現。
    中國西南地區,包括川渝、云南、貴州和西藏,是水能蘊藏量最為富足的地區,占到全國水能的70%。96年前,中國的第一座840千瓦的水電站——云南昆明石龍壩水電站就在這個區域建成投產,當年沒有人意識到中國能在自己的版圖上創造出今天的奇跡。
    這種奇跡還在繼續。截至2006年年底,我國水電裝機容量已達約1.29億千瓦,這一數據仍然在增長——2010年全國水電裝機容量將達到1.9億千瓦,2020年將達到3億千瓦。在世界能源價格不斷攀升的態勢下,習慣了使用石油、煤炭的國家開始談論水電等可再生能源。
    相比于2003年引起全國關注的“跑馬圈水”運動,南方周末記者調查發現,現在的西南水電開發布局已經基本完成。西南各大江河的干流、支流上的水電站或者投產或正在建設之中,而國電、華能、華電、大唐和三峽公司等各大電力集團、民營資本以及地方政府成為了這里水電開發的主力軍。
    水電專家劉樹坤告訴南方周末記者,現在長江上游的干流、支流水電開發,各大水電公司采取的方法就是利用水流落差、水能分布,在全流域實行“梯級開發”開發模式,“這是最大限度地利用水能資源”。在投資上,采用“滾動開發”的模式,一般都是一條江劃分給某個電力公司,規劃完畢后,實行滾動開發。
    這種發揮最大發電功能的水電站興建,導致河流的干流、支流的上、中、下游之間不時因為水資源發生矛盾。記者了解到,四川某地就是因為市里和省里對一條江河的開發意見不一,導致該市的飲用水都存在潛在危機。
    日前,南方周末記者從成都出發,從東至西沿途考察了長江上游的水電開發。在這片充滿奇異色彩的西南版圖上,記者發現,岷江、大渡河、雅礱江、金沙江等江河干支流上都有大批水電站在建設之中。很多江河的支流被水電站截斷成一個個干枯的河流。以青衣江為例,已經完全被電站截流,河道全部是碎石灘。
    據南方周末記者統計,現在這些河流的干流上在建和規劃的水電站裝機容量近1.4億千瓦,接近八個三峽工程的裝機規模。

瘋狂的水電站
    水電站的出現已經影響了當地居民的生活。37歲的張久福一直盼望著,希望政府能夠讓他們從這片被鐵塔高壓線包圍的地方搬走。距他家大約一公里左右就是正在施工的錦屏二級電站——雅礱江上最大的水電站。錦屏二級電站工程總投資近300億元,總裝機480萬千瓦。
    錦屏二級電站直線距離17公里之外的就是另外一個裝機360萬千瓦的巨型水電站——錦屏一級水電站。其建設的壩高將達到305米,創造世界第一高拱壩的紀錄。
    之所以在金沙江下游集中五個——錦屏一級、錦屏二級、官地、二灘、桐子林——總裝機約1470萬千瓦的水電站,在地圖上可以看到,發源于青海省巴顏喀拉山南麓的雅礱江在錦屏山附近繞了一個大彎,正是這一繞,讓這里形成三百多米的落差。
    如果雅礱江下游的水電建設順利,其中游、上游還有規劃中的16個梯級水電站正在等待開發。它們的總裝機達1447萬千瓦。
    從四川晏寧縣城出發,經過半天車程,即可進入雅礱江流域,山路被來來往往的施工車輛壓得顛簸不平。路邊隨處可見二灘水電開發公司的大幅宣傳牌——加速推進雅礱江水電開發。
    南方周末記者隨著工程車輛進入半山腰守備森嚴的錦屏二級電站,在長達兩千多米長的隧道中,各種交叉口星羅棋布,燈火通明。在廠區的樞紐工程施工現場,南方周末記者看到,巨型混凝土網扣在山體上,據同行專家介紹,此舉是為了防止山體滑坡。
    更令人震撼的是現代化的推土機往來于引水隧洞,與周邊郁郁蔥蔥的山體相比,這些隧洞更像一個張開血盆大口的怪物。據了解,這些隧洞造價即達七十多億元,是世界綜合規模最大的水工隧洞工程。
    很難想象,在這些崇山峻嶺之間,這些水電公司在創造著一個個世界第一,鋼筋、水泥成了這條河流、這片山脈永久的記憶。更難以想象的是強大的“人定勝天”的思維讓水電公司在蜿蜒的山脈中打洞將江水引入到隧洞中,以求最大規模產生發電效益。
    可以看到,在現在被很多人譽為綠色電力——無污染,不需消耗能源,不增加二氧化碳排放——的水電正在備受各大水電公司推崇。
    除了雅礱江之外,南方周末記者從成都出發,沿岷江西行,還有大批水電站在建設中或待建中。岷江上游擬建以及建成的梯級電站就有10個,中下游還有7個梯級水電站在規劃中。更甚者,岷江上游的水電開發觸角一直伸到了國家級人與自然保護區——米亞羅。一庫七級的水電站設計規模發揮了最大發電效益。
    地質學家楊勇估計,岷江的干支流的水電站約有60座以上,“開發率超過了80%”。
    大渡河也好不到哪里。目前,其上游上個世紀90年代建成的水電站直逼西線調水水源地。目前在大渡河干流上的水電站共24級。在“飛奪瀘定橋”上游幾公里之外,一個現代化的施工場地正在進行之中——瀘定電站。在大渡河支流上,設計的有瓦斯溝1庫7級、梭磨河8級、小金川17級、田灣河2庫4級、南椏河7級、官料河7級。
    這些數據式的游戲在金沙江等江河上繼續上演著。金沙江下游有12級水電站,加上中游的虎跳峽八級電站,已經讓人瞠目結舌。
    若按此規劃,這些水系的開發強度已經超過了國家發改委公布的四川、云南在2010年達到25%以內的開發強度。南方周末記者的調查表明,目前西南河流的支流基本是干涸的,裸露沙石,干流水位降低、河水流速減緩。

西南水電勢力圖
    在目前高強度的西南水電開發之中,一幅擁有強大實力的水電勢力圖已經形成。在那一面面“推進水電開發”的宣傳牌后面掩蓋的就是巨大的利益。
    長期關注河流生態的環保組織云南大眾流域的負責人于曉剛告訴南方周末記者,水電上馬一方面解決了地方政府稅收,同時也解決了當地高耗能企業的用電問題。
    在南方周末記者獲得的一份資料中顯示,水電站建設期間需要向當地稅務部門繳納建筑安裝稅,建成后還需要繳納其他稅費。以100萬千瓦裝機的建設規模,大約5年的建設周期為例,怒江全州可以收入1億元建筑安裝稅,建成投產后可以每年帶來7000萬到1億元的稅收。
    同時,西南地區擁有豐富的礦產資源,譬如怒江州就有鉛鋅礦,但是電力的短缺成了一大制約,為此怒江州就提出了“礦電強州”的思路。
    怒江州的一位領導干部告訴南方周末記者,大水電開發要符合國家政策,但是在大電沒開發之前,“怒江可以開發小溪流”。事實上,過去的幾年內,怒江州一直試圖讓國家能夠通過對13級電站的開發批復。
    而那些水電公司愿意進入到這個地質條件復雜、施工困難的區域建設水電站,且投資幾十億元甚至上百億元,是看中其中具有的獲利空間。
    長期從事勘測的四川省地礦局區域地質調查隊工程師范曉稱,水電公司獲取水電資源的代價極低?!吧鷳B環境、移民成本都是很小的,尤其生態成本基本可以不用考慮”。而另一面,電力公司也不用發愁用戶——本地礦產資源企業的消耗、“西電東送”,特別是向外諸如越南等地輸電。
    可以發現的是,對于這些重大的水電項目,國家銀行系統也會給予大力支持。一般來說,一個水電站的貸款規??梢赃_到工程款項的70%,相當于只要有30%自有資金即可。據了解,如果是私人或者民營水電站,貸款比例還可以更高。以金沙江溪洛渡、向家壩水電站為例,國家開發銀行給長江三峽工程開發總公司即貸款200億元。
    除了銀行,地方政府也會以投資公司的身影出現在水電開發公司的行列中。以金沙江中游水電開發為例,2005年即組建了由華電、華能、大唐集團公司、華睿投資集團公司,以及云南省開發投資公司一起合股的金沙江中游水電開發有限公司。
    據水電業內人士介紹,那些做勘測規劃的院所,也在各個方面為水電公司規避一些項目審查。比如,按照正規程序,只有等可行性研究報告批準后才有可能動工,但實際情況是做報告之前,工程已經開工了,“先上車后買票”。
    此前,在四川水電開發剛開始熱起來的時候,四川省即出臺文件要求,開發水電必須要取得開發權,否則不得委托設計單位做前期工作。但是效果并不理想,畢竟這些項目很多都是更高級別的機構才能夠批復。
    不過,這些還不是讓業界學者最為擔心的。目前,水電巨頭們已經不滿足于在云、貴、川等地開發水電,開始和西藏自治區就水電開發形成戰略合作,目前,他們開始初步在瀾滄江西藏境內以及雅魯藏布江中下游規劃水電站。
    “這叫做不留一滴水的水電開發?!睏钣骂H帶幾分夸張地說道。


( 責任編輯 吳傳震

{{ isview_popup.firstLine }}{{ isview_popup.highlight }}

{{ isview_popup.secondLine }}

{{ isview_popup.buttonText }}
午夜宅男在线,中视在线直播,毛片网站在线,福利在线网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