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要訪談】中國農村政策的是與非——專訪中央農村工作領導小組辦公室主任、中央財經領導小組辦公室副主任陳錫文
“有些地方搞農村改革的試驗、城鄉統籌試驗,搞土地股份制,你說中央政府支不支持呢?符合法律當然支持,不符合法律當然不支持?!?BR> “我曾經聽到過一些高級干部說,中央應該思想解放一些,允許土地流轉,我問他,你找出法律法規哪條不允許土地流轉,不允許的是不征得農民同意的強制性流轉?!?BR> “有些人轉過來支持小產權房,但你不能因為天下有強盜,所以讓大家都去當小偷來維護自己的利益?!?/FONT>
陳錫文經常被評為中國農村政策的發言人 鄒紅 CFP/圖
陳錫文,中央財經領導小組辦公室副主任、中央農村工作領導小組辦公室主任,多次參與 “中央一號”文件起草,其觀點影響決策層相關政策走向。
3月上旬,南方周末記者就近期農村政策、農地流轉、小產權房、土地征用等問題對陳錫文進行了專訪,陳錫文對相關敏感問題,給予了直率回應。
有多少錢真正到農民手中
南方周末:今年中央財政安排“三農”支出5600多億,這幾年下來的錢以萬億計,但究竟有多少錢真正到了農民手中?
陳錫文:錢投入少的時候,能增加就是好事,不要錢沒增加,就說會被擠占挪用。很多問題是一直存在的。我覺得專家們有非常好的方面,一個政策出臺就提醒你該注意什么,這是非常對的,但不能讓這些東西淹掉了出臺政策的初衷。
首先,過去農業投入不足,現在大幅增加,本身就在往前走,在這個過程中并不是只靠增加錢就能解決問題,要進行體制改革,包括對資金怎么管理,提高使用效率等等。問題是,總得一步步來,這邊剛在研究增加投入,那邊就說錢實際上沒有用到農民頭上,我覺得這個思維是不科學的。
南方周末:我們注意到,有些地方正在土地流轉方面尋求體制創新。像成都和重慶綜合改革試點中實行的農地入股政策,中央政府是否支持?
陳錫文:從去年夏天國務院批復之后,到現在,成都和重慶還在國家發改委的指導下進行各自總體方案設計。就我所知,這兩個市還沒向國務院上報總體方案和試驗項目,從這個意義講,現在正在進行的,并不是國務院批準的項目,當然它是在做探索了。就這個農地入股的問題,它還沒有報到國務院,所以國務院也無所謂什么態度。
南方周末:外界給予了不少積極評價,你如何評價?
陳錫文:首先,從土地入股本身來說,承包到戶的耕地,承包農戶之間可以入股;不適合家庭承包的土地,就是荒山荒坡山林這些,可以采取和其他經營者入股。法律規定得很清楚。但有些人非要拿農民承包的集體土地去搞有限責任公司,他肯定違背現行法律。
如果要把它注冊成公司,就涉及到發起人有多少,這么多農民加入,有的甚至上千戶,有限公司規定不能超過50人,那其他人權益怎么保護?包括有些律師也在出這種主意,律師怎么可以叫人違法呢?
第二,按公司法規定,注冊公司可以用現有資產入股,但現金不能少于注冊資本的30%,而如果是農民以土地入股,現金基本上不到注冊資本的10%,所以給他注冊的部門也是違法的,法律規定得很清楚。
第三,公司一經注冊,股東名下的資產必須轉到公司名下,那你土地怎么轉?在中國現有法律體系下,土地所有權的改變只有一種形式,就是國家征地。戶與戶之間沒法轉,我怎么轉到公司去?轉不過去,怎么給他注冊公司?
所以,有些地方搞農村改革試驗、城鄉統籌試驗,搞土地股份制,你說中央政府支不支持呢?符合法律當然支持,不符合法律當然不支持。
南方周末:今年是改革開放三十周年,最近從中央到地方都在強調思想解放,土地制度方面是否也該思想解放?
陳錫文:我曾經聽到過一些高級干部說,中央應該思想解放一些,允許土地流轉,我問他,你找出法律法規哪條不允許土地流轉,不允許的是不征得農民同意的強制性流轉?,F在是落實這套東西,當然這套東西有毛病,可以按程序改,通過人代會改,但有一條,法律沒有修改之前,鼓勵大家不守法,這個事情是不好的。
讓中央思想解放允許土地流轉,根本就是空口說白話。根本就沒有讀法律法規和政策才會這樣說?,F在有些人忙于搞項目搞政績搞GDP,不讀國家法律法規政策,就覺得他應該這么做。
為何不能還地于民
南方周末:我們目前的農村土地,名義上是農民集體所有,但農民卻不能變現,很多學者呼吁,應將土地所有權歸還農民,不這樣做是不是有意識形態的擔憂?
陳錫文:意識形態倒在其次。土地問題復雜在哪兒呢?全世界的土地管理都是用途管制原則?;竞x有兩條:農地農用、農地農民用。每個國家都要保護它的耕地。就我們國家來說,除了規定農地農用外,法律還規定耕地上不許栽果樹挖魚塘,但我們很多地方實際上違反了這個規定。農地農民用,全世界的趨勢都是城鎮化、工業化、農民向城鎮轉移,但轉移的規模和速度,要根據這個國家的經濟發展實際情況逐步轉,有條件轉走了,留在農村的土地逐步擴大經營規模,這不會出問題;但有外力強制打入,把農民從土地上趕出去,這叫土地兼并,不是土地規模經營。
南方周末:你說的是把“農民從土地上趕出去”,有人認為農地入股,加速土地流轉可以把農民從土地上解放出來?有評論說,“目前的土地所有制是城鄉統籌發展的瓶頸?!蹦阍趺丛u價?
陳錫文:解放什么,你給他什么了?解決土地的問題先要解決人的問題。人要進城,你要解決他三個問題,相對穩定的就業、住房,還要納入當地社會保障,如果能做到,我當然認為是好事,應該讓他走。但有一點,不能簡單地把農民納入低保就行了。那么多人拿著低保曬太陽,這個社會是要出問題的。從這個意義上講,土地流轉方面全世界沒有一個國家制定出這樣的法律,鼓勵大資本到農村去兼并小農戶,沒有這樣的事。
小產權房,學者和媒體都應降溫
南方周末:小產權房目前已被叫停,我們想知道叫停的實質理由是什么。這樣做是不是將繼續強化政府作為“唯一地主”的資格?
陳錫文:對小產權房,中央從來沒有允許過,叫停就是因為它違法。所謂小產權房,是被媒體叫錯了,沒有產權哪來產權房?它是農地,就不能變成房地產。土地規劃、土地建設、商品房銷售的許可都沒有取得,客觀上就是違法的。
農民當然可以用自己的地,但也得符合規劃符合用地指標。農民可以蓋房子自用,但買賣是不行的,小產權房是沒有經過規劃的,如果以后政府要在這里建高速公路,你說怎么辦,賠償又沒有法律依據,結果是買房子的人得不到保障,建房的違反國家法律。
南方周末:現在各級政府征地隨意性大,有人說,小產權房客觀上讓農民直接從土地上獲益,怎么看?
陳錫文:目前的土地管理確實有問題,要改,要改革征地制度,現行的征地制度確實很傷害農民,所以有些人轉過來支持小產權房,但你不能因為天下有強盜,就讓大家都去當小偷來維護自己的利益。
出現這種情況,表明法律是有問題的。商品房是有收益的,農民說,我向你申請用地指標行不行,我就不給政府征收,自己蓋行不行?我想是可以的,但要真正做到用途管制,真正做到符合規劃,違反用途管制的,違反規劃的,一定要受到嚴厲制裁。
南方周末:要改革征地制度,具體怎么改?
陳錫文:我的看法是,在土地管理上應淡化所有權問題,不管是誰的地,必須服從國家的土地用途管制。我們的誤區在于,非農建設的地,只能變成國家的,農民的地不能變成建設用地,只要是非農建設,都是公共利益,這個解釋不符合憲法規定。我們強調所有權管理,征地權是政府權力,實際上加大了政府的沖動,把農地轉為非農地,來增加他的收益。
從28號文件開始一直在改,提高土地補償標準,搞好農民安置培訓,納入當地社保等,有進步。但法律規定是公益性用地要征,但我們現在是超出這個范圍。第二,如果要征地,涉及到改變所有權,為什么公益性要征,因為不產生利益,所以要征。問題非常復雜?,F在大家對機場建設費、高速公路費有意見,我告訴你,這些地,還是通過征地把它拿過來,如果不是,現在費用還要高得多。農民跟你要高價,你這條路還修不修得了。
南方周末:有學者指出,小產權房在平抑房價、促進新農村建設等方面都有很好的作用,我們的很多改革也是在法律并沒有明確規定的情況下進行探索的,對待小產權房“堵不如疏”,你怎么看?
陳錫文:這個問題,可以批評指責現在的土地征用制度,要修改,但不能鼓動農民去違法。學者要有責任感,如果在學術期刊學術沙龍發表觀點,那絕對沒問題,但是直接面對農民面對公眾,必須有基本素質,要查詢相關法律,你的說法是不是違法,作為學術討論問題不大,但是直接面對基層干部,鼓動小產權房是違法的,它和改革現行土地制度是兩回事。從這個意義講,小產權房,學者和媒體都應該降溫。從客觀上講,再怎么說,現在的土地制度有問題,它始終是個法律,你不能形成一個法律真空地帶。那所有人都沒有安全感了。我們的很多學者都在人大政協,你可以上書可以提案,可以通過這些途徑去改,作為經濟學家應該有社會責任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