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適對“五四”的另類反思

1929年,正值五四運動十周年,胡適接連發表文章,批評國民黨政府假說人權以掩飾思想專制,揭露孫中山“知難行易”說的邏輯矛盾,與國民黨當局爭論新文化運動是否應該否定,堪稱別開生面的紀念

責任編輯:劉小磊

1929年,正值五四運動十周年,胡適接連發表文章,批評國民黨政府假說人權以掩飾思想專制,揭露孫中山“知難行易”說的邏輯矛盾,與國民黨當局爭論新文化運動是否應該否定,堪稱別開生面的紀念

“思想言論完全失去了自由”

民國十八年(1929),正值五四運動十周年,胡適發表了《新文化運動與國民黨》一文,從文學革命、思想自由、對文化問題的態度三個方面,批評“今日國民政府所代表的國民黨是反動的”。關于思想自由,胡適說:

新文化運動的一件大事業就是思想的解放。我們當日批評孔孟,彈劾程朱,反對孔教,否認上帝,為的是要打倒一尊的門戶,解放中國的思想,提倡懷疑的態度和批評的精神而已。但……國民黨協作的結果,造成了一個絕對專制的局面,思想言論完全失去了自由。上帝可以否認,而孫中山不許批評。禮拜可以不做,而總理遺囑不可不讀,紀念周不可不做。一個學者編了一部教科書,里面對于三皇五帝表示了一點懷疑,便引起了國民黨政府諸公的義憤,便有戴季陶先生主張要罰商務印書館一百萬元!一百萬元雖然從寬豁免了,但這一部很好的歷史教科書,曹錕、吳佩孚所不曾禁止的,終于不準發行了?。ň幷咦ⅲ?929年,國民政府查禁了顧頡剛、王鐘麒編輯的《現代初中本國史教科書》,原因是該書對中國上古史持懷疑態度,“不承認三皇五帝為事實”,會“動搖國本”。)

至于輿論呢?我們花了錢買報紙看,卻不準看一點確實的新聞,不準讀一點負責任的評論。一個負責任的學者說幾句負責任的話,討論一個中國國民應該討論的問題,便惹起了五六個省市黨部出來呈請政府通緝他,革掉他的校長,嚴辦他,剝奪他的公權!然而蔣介石先生在北平演說,葉楚傖先生在南京演說,都說:上海的各大報怎么沒有論說呢?

所以在思想言論自由的一點上,我們不能不說國民政府所代表的國民黨是反動的。

早在五四運動爆發前夜,已成新思潮源頭的《新青年》編者群體內部,胡適屬于“極力提倡思想自由和言論自由”的主張者。以后新青年社分裂(1921),陳獨秀、李大釗變成中共創始人,社員們各走各路,而胡適的選擇仍然是他的自由主義。上引那段話便是明證。

1930年的胡適 南方周末資料圖片

批評國民黨的訓政和孫中山的“知難行易”說

需要說明,胡適于民國十八年寫《新文化運動與國民黨》,是對國民黨政權否定五四運動的公開抗議。自從民國十六年(1927)國民黨寧漢合流,“分共”“清黨”,次年十月便由國民黨中常委通過、由南京國民政府發布的《訓政綱領》,不但規定訓政時期全國人民必須服從擁護國民黨,還聲稱國民程度太低,在被訓練如何“使用政權”之前,國民黨中央在“必要”時可以限制人民的集會、結社、言論、出版等自由權。同月蔣介石自任國民政府主席,到這年底張學良等宣布東北易幟。于是民國十八年一月,蔣介石便在江西發動“剿共”內戰;同時也不斷“削藩”,與異己軍閥力量大戰。

那時胡適擔任中國公學校長,并在上海創辦了《新月》雜志。盡管他的學生傅斯年、顧頡剛等已擁戴國民黨,他的舊友蔡元培、王寵惠、吳敬恒、蔣夢麟等均晉身黨國高層,但他還是在《新月》上批評國民黨的訓政。

民國十八年四月,南京國民政府下了一道法令“保障人權”;“當此訓政開始,法治基礎亟宜確立。凡在中華民國法權管轄之

登錄后獲取更多權限

立即登錄

網絡編輯:莫希

歡迎分享、點贊與留言。本作品的版權為南方周末或相關著作權人所有,任何第三方未經授權,不得轉載,否則即為侵權。

{{ isview_popup.firstLine }}{{ isview_popup.highlight }}

{{ isview_popup.secondLine }}

{{ isview_popup.buttonText }}
午夜宅男在线,中视在线直播,毛片网站在线,福利在线网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