突圍者惠州

原本位居珠三角九市后列的惠州,卻在金融危機的背景下一躍而起,今年上半年以10.4%增長率高居榜眼,與狀元佛山一道,成為“率先突圍”的優等生。其中奧秘何在?

責任編輯:鄧瑾 助理編輯 溫翠玲

原本位居珠三角九市后列的惠州,卻在金融危機的背景下一躍而起,今年上半年以10.4%增長率高居榜眼,與狀元佛山一道,成為“率先突圍”的優等生。其中奧秘何在?

惠州以石化和電子信息產業兩大支柱產業為特色。2009年6月18日,中海油惠州1200萬噸煉油廠煉油項目投產。  圖/CFP

珠三角中率先突圍的秘密

以石化和電子信息產業為核心的兩大國家級開發區,其產出占惠州全部工業增加值的一半多。

從香港跨過羅湖橋,再坐一個多小時的車,便來到了位于珠三角最東端的惠州市區。

與珠三角地區沿途廠房與廣告林立的景象不同,進入惠州后的公路兩旁除了大片的田地與樹林外,很少看到工廠與廣告招牌。而在進入市區后,秀麗的惠州西湖風景和路人悠閑的神態似乎也在提醒著初來者,在這里更適合的是度假休閑而非商場搏殺。

眼前的景象與數據中得到的印象如此矛盾,令記者不禁懷疑自己到錯了城市:在金融海嘯對珠三角的外向型經濟帶來的沉重打擊下,原本位居后列的惠州卻在2009年上半年以10.4%的經濟增長率躍居珠三角九市第二位,與排名第一的佛山同時成為珠三角經濟率中“率先突圍”的樣本。

在這兩位“突圍者”中,佛山依靠的是高度活躍的民營經濟,惠州則以石化和電子信息產業兩大支柱產業所代表的重化工業和園區經濟為特色。

重工業比例達67.6%的惠州,與工廠林立的其他珠三角地區相比,卻似乎顯得更加缺乏工業城市的氣質。對于記者的疑問,惠州市經貿局副局長鄧文輝的答案簡單明了,“我們的大企業都在工業園區里。”

在距離惠州市區5公里的仲愷高新技術開發區,管委會主任鐘一爾向記者介紹了金融風暴下的園區“秘密”。

高新技術企業占全市一半以上的仲愷高新區,是惠州市高新技術最為集中的地方,包括索尼、西門子、LG等世界500強和TCL、德賽、華陽等市屬大型企業集團均在此落戶。2008年高新區的產值占全市工業比便達31%,而其占地面積僅占全市的千分之一。

據管委會調研,在金融風暴初期,園區中的大型企業雖然也經受了嚴重沖擊,但很快就憑借自身的技術儲備和創新能力恢復了

登錄后獲取更多權限

立即登錄

網絡編輯:瓦特

歡迎分享、點贊與留言。本作品的版權為南方周末或相關著作權人所有,任何第三方未經授權,不得轉載,否則即為侵權。

{{ isview_popup.firstLine }}{{ isview_popup.highlight }}

{{ isview_popup.secondLine }}

{{ isview_popup.buttonText }}
午夜宅男在线,中视在线直播,毛片网站在线,福利在线网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