讀者來信(090903)
如果,被拆的“野樓盤”不是“離政府最近的”,會不會引發這么大的反應?如果,帶來壓力的不是一個國家項目,“格林小鎮”會不會被拆掉?
責任編輯:陳敏 史哲 蔡軍劍
“如果……”這個句式
◆回應“離政府最近的‘野樓盤’倒了”
(8月27日頭版)
如果,被拆的“野樓盤”不是“離政府最近的”,會不會引發這么大的反應?如果,帶來壓力的不是一個國家項目,“格林小鎮”會不會被拆掉?——這是我讀報時的想法。“如果……”這個句式,為什么會在很多場合派上用場?憑什么有公務員住的房子就是保險的?憑什么國家大項目來了就得拆掉搬走?似乎并沒有多少人這樣發問,并且發問的結果也確實好不到哪里去。只要“如果……”這個句式存在,那些急切張望著市場等待流轉的土地與一臉嚴肅的制度之間,大概還要繼續玩“躲貓貓”的游戲,而兩者的關系也難以真正理順。
(天津 楊曉江 公務員)
難煞基層統計局長
◆回應國家統計局長“我們總不能自己在弄虛作假,還理直氣壯地罵別人吧”
(8月27日A6時局)
我曾任區計委主任兼統計局長,因為統計局的任務是“準確、及時、全面”地完成統計,沒有必要在數字上弄虛
登錄后獲取更多權限
網絡編輯:瓦特
歡迎分享、點贊與留言。本作品的版權為南方周末或相關著作權人所有,任何第三方未經授權,不得轉載,否則即為侵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