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慶金佛山
重慶金佛山
重慶金佛山簡介:
金佛山國家風景名勝區位于神秘的北緯30°附近,重慶市南川區境內,景區面積441平方公里,最高峰海撥2251米,為重慶主城區第一高山。金佛山距南川城區18公里,距重慶市主城區88公里,東與武隆為鄰,南與貴州接壤。景區由于特殊的地理位置和氣候條件,喀斯特地貌特征明顯,融山、水、石、林、泉、洞為一體,集雄、奇、幽、險、秀于一身,景區以其獨特的自然風貌,品種繁多的珍稀動植物,雄險怪奇的巖體造型,神秘幽深的洞宮地府,變幻莫測的氣象景觀和名剎古寺遺跡而榮列巴蜀四大名山。
金佛山景區擁有天星旅游度假區(天星旅游小鎮、天星大酒店、三線遺址、景觀大道等)、碧潭幽谷景區、牽牛坪景區、藥池壩景區、石林景區、臥龍潭景區、龍巖城景區等12個景區。2009年5月1日正式開放西大門接待游客。投資達1.1億元的西坡索道于6月18日正式運行,貫通了金佛山西、南、北旅游大環線。
金佛何崔嵬,飄渺云霞間!
A:金佛山·山奇
天下奇山金佛山,奇在于山,奇在于水,奇在氣象的千變萬化,奇在生物的豐富多彩,滿山皆是奇花異草,滿山皆是奇珍異獸。
金佛山,無處不奇,處處皆奇。
金佛山屬石灰巖喀斯特地貌,山勢雄偉,氣勢磅博,切割強烈,巖溶發達。懸崖絕壁與深澗狹谷縱橫交錯,石峰石柱與石人石筍如鬼斧神工,古老發達的溶洞群落如地下迷宮,茫茫無邊的原始森林又猶如世外桃源。
身處金佛山中,就猶如讀唐詩宋詞,就猶如飲美酒瓊將醬,面對這畫中仙境,面對這夢中世界,無人不流連忘返,無人不醉而歸。因而,她先后被批準為“全國重點風景名勝區”、“國家級自然保護區”、“國家森林公園”。
金佛山主峰
B:金佛山·水奇
南川區有大小河流56條,主要河流26條,多發源于金佛山。是綦江和烏江重要的水系。然而在金佛山景區內,特別是在中山臺地部位,基本看不見有水流,不僅讓人產生“飄渺金佛山,水從天上來”疑問?
原來金佛山區多年大氣總降水量為18.41億立方米/年,而在地表徑流總量為9.73億立方米/年,其他的都成為地下水儲存起來,同時由于金佛山區地層形成層性明顯,巖溶發育多溶洞,地下水屬碳酸巖裂隙溶洞水,地下水多成管狀以大泉和暗河的形式多在海拔1400米以上出露于地表。溪流瀑布基本不會因伏旱天氣斷流的原因,也由此造就了金佛趣景之一的有常年水量恒定的“一碗水”景點,令人嘆奇。
C:金佛山·氣象奇
由于金佛山的海拔高差大,垂直氣候明顯,在最熱的七八月份,山上也只有17攝氏度。山下熱浪滾滾,山上清涼無邊。金佛山是理想的避暑休閑勝地。
金佛山地形復雜,溝谷相間,氣候也因此變幻無常,氣象萬千,時而風和日麗,時而細雨綿綿,時而陽光燦爛,時而云霧迷蒙。“金山煙雨”、“金山云海”、“金山日出”、“金佛晚霞”成為金佛山的獨特景觀。每當新雨過后,偶然間還會遇上佛光普照,更增添了金佛山的神秘色彩。而到了冬天,積雪達四五個月之久,雪海茫茫的金佛山更成為江南的北國。
D:生物奇
植物奇、動物奇是金佛山獨具魅力與個性風格的生動寫照。她理想的地理緯度,特殊的山勢地形,復雜的氣候特征,使之成為植物生長的天堂和動物棲息樂園。故金佛山又有“植物王國”、“動物世界”的美稱。
由于氣候的垂直特征,從山麓到山頂分布著層次分明而又共生交錯的從熱帶到寒溫帶的七種類型的植被生長帶,即亞熱帶常綠闊葉林、亞熱帶常綠闊時和落葉混交林、亞熱帶針葉林、亞高山矮林、常綠原始林、灌叢和草甸。
得天獨厚的自然條件,使金佛山的植被之奇、之豐富,超乎于人的想象。金佛山植物之奇,表現為三個十分突出的特點。第一是品種多、種類全,具初步普查,山上植物多達333科,1533屬,5100余種。其中,菌類植物16科,62種,苔鮮植物37科、48種,蕨類植物43科420種,裸子植物9科、48種,被子植物123科、2100種。
金佛山植物之奇,表現出的第二特點是珍稀品種多,受保護等級高。其中,國家一級重點保護植物有四種,即銀杉、珙桐、剌桫楞、人參。國家二級保護植物有19種,如穗花杉、海南粗榧、蓖子三尖杉、連香樹、獨花蘭、金佛山蘭、杜仲、福建柏、銀杏、九節風、巴東木蓮、水青樹、猜樹、野茶樹、野柑桔、七子樹等等。三級保護植物達200多種,如方竹、柔毛油杉、鐵堅油杉、黃杉、紅豆樹、厚樸、天麻、紫班牡丹、黃連、觀音坐蓮、云葉樹、八角蓮、銀鶴樹、華檫等等。
金佛山植物之奇表現出的第三個特點是獨有品種多、觀賞價值高。其獨有品種共181個,屬國家一級保護的有2種,二級保護的有76種,三級保護的有103種。其中,銀杉、方竹、大葉茶、中華杜鵑王、古銀杏被譽為“金山五絕”。
銀杉為第四紀冰川襲擊后幸存的植物大熊貓,華夏獨有,異常珍貴。
2000多株古生大茶樹證明了我國巴蜀是世界茶葉的起源地。杜鵑王高12米,胸圍近4米,三人合抱,是世界上名副其實的杜鵑花王。金佛山灌木、喬木杜鵑花33種,30多萬株。古銀杏高26米,胸圍11.6米,老態龍鐘,當地人稱“白果娘娘”。 金佛山又是植物藥種源地,中草藥品種達2100多種。其中珙桐、粗榧、小蟲草譽為“金山三寶”。人參、竹米、天竺黃則為“金山三精”。
金佛山野生動物也多達1700多種,并有許多是珍稀品種,主要有華南虎、云豹、小熊貓、金絲猴、黑長臂猿、恒河猴、白狐、金貓、黑鹿、紅蛇、小銀原等獸類和伯勞、翡翠、巖燕、水燕、巖角雞、太陽鳥、金絲燕、綠尾紅雉等禽類。其中紅蛇、銀原、巖角雞被譽為“金山三珍”。
金佛山的地下礦藏也十分豐富,有煤、鐵、鉛、鋁、銅、磷、礬土、石灰石、大理石等10 多中。其中煤炭儲量近2億噸,鋁土礦儲量2500萬噸,極具商業開采價值。
金佛山,真是一座奇山,一座金山、一座寶山。
金佛山白樺林
E:探秘金佛山
700多年前意大利著名旅行家馬可•波羅在游金佛山的游記中記載金佛山溶“雄、險、奇、秀、幽”為一身,揉“山、水、林、石、洞”于一體,在清.嘉慶年間,學者周伯寅就在《前游金佛山記》中寫道:奇則的蛟龍之宮,有仙圣之棺,有木石羽毛之異,有風雪雷雨之靈,而唯其險也,則往往為人跡所不能到矣。表達了作者被金佛山神秘的洞穴、珍奇的草木鳥獸、獨特的氣候所深深吸引。“金佛何崔嵬,飄緲云霞間”是對它最美好的寫照。夏秋晚晴,落日余暉,把層層山崖映得金光燦燦,仿佛一尊金身大佛閃射出萬道霞光,異常壯觀,金佛山也由此而得名。
1、地理位置
金佛山位于東經107.27度,北緯28.52度的重慶南川區境內,地處四川盆地的東南邊緣,是四川盆地與云貴高原的過渡地帶,它北距重慶市100余公里,南距遵義120余公里,東北距涪陵市100公里,是湘渝黔三省市的黃金交叉點。
金佛山區由金佛、柏枝、菁壩三山組成,橫跨大有、小河兩個區和城一、水江、南平3區12鄉,總面積為1300平方公里。風景區面積(2005年風景區總規修編)266平方公里,外圍保護地帶面積為522平方公里。
金佛山路線圖
F:金佛山形成原因
地質屬川東南陷褶束。主要展布方向為東北、南北、西北及部分弧形構造線。尤以東北方向最為明顯。骨干褶皺構造,自西北向東南依次有龍骨溪背斜、金佛山向斜。
在漫長的地史發展過程中,金佛山經歷了多次構造運動。尤以燕山期以來西北表現為強烈沉降。東南大部分為褶皺隆起。所以金佛山山勢雄偉,地勢險峻,山脈展布方向大多與構造線一致,地層成層性明顯,每層均有相應的剝蝕和溶洞,是一套較完整的地質史,具有重要的科研價值。
G:金佛山地貌氣候
金佛山處于四川盆地與云貴高原的過渡地帶,具有盆地和高原的地貌特征,為喀斯特地貌。山勢高,切割強烈,多陡巖狹谷,巖溶發達,山頂多在海拔 1400米以上,為深切中山地貌形態。金佛山區地貌主要為高山溶洞、中山臺地和低山狹谷。
金佛山風景秀麗、氣候宜人,屬亞熱帶濕潤季風氣候,具有冬短、春早、夏長,雨熱同季、氣候垂直變化明顯的特點。炎熱的夏季,南川城區常年平均氣溫為26。C左右,重慶市為28。C,而金佛山只有17。C左右。常年年均降雨量1400毫米,雨量主要集中在夏季。常年霜日26天,霧日260天左右。相對濕度年均90%。降雪一般從11月中旬至第二年3月。由于特殊的氣候條件,時而云霧走、驟至,云海波濤翻滾,時而雨過天晴,云、雨、霞、霧、雪、風形成了獨特美麗的奇光異彩氣象景觀,如金佛晚霞、白霧晴嵐、柏枝紅雨、金山殘雪、金山云海、龍女拋珠……充沛的雨量,形成了許多優美的水體景觀,著名的有常年水量恒定的“一碗水”,和聞聲即斷的石鐘泉,以及飛流直下三千尺的龍巖飛瀑、水花巖瀑、三層瀑等疑似銀河落九天,宛如縷縷飄帶爭放異彩。山青水秀,溪流縱橫;小橋流水,倩影波光。有著名的出現在同一水體斷面上的冷、溫、燙三泉。而到了冬天,積雪達四五個月之久,雪海茫茫的金佛山更成為江南的北國。奇異的氣候使金佛山春天是花的海洋,夏天是清涼世界,秋天是滿山紅葉,冬天是冰雪王國。
金佛山冰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