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根艾草的心事

這是一件怪動人情感的事。我不知別人是否如此想。病是十分危篤了,百草千方胡亂投,那艾卻閑閑在一旁,要在此焦急中耐過此3年。艾乎艾乎!我想艾而有知,艾而有情,確是一件夠緊張亦夠沉悶的事。

責任編輯:劉小磊

■書人茶話

1939年1月,錢穆在昆明發表了《病與艾》一文(收入《文化與教育》)。文中引《孟子》的話:“七年之病,求三年之艾。茍為不畜,終身不得。”一個人病了7年,卻須用藏蓄了3年的艾草來治。病人“以前沒有預藏此艾,現在開始藏蓄,雖知有十分可靠的希望,但是遙遙的3年,亦足使他惶惑疑懼,或許竟在此3年中死去”。錢先生于是“設想那病人心理的變化”,蓄與不蓄?急乎不急?大多數人恐怕不會“從今藏起,留待3年再用”,“然而孟子卻堅決地說,茍為不畜,終身不得。他的意思,似乎勸人不管3年內死活,且藏再說。我不由得不佩服孟子的堅決”。

這話當然是切合抗戰的形勢而發。寫到此,意思醒豁,看起來可以結束了,錢先生卻轉頭另起一段:

但是我現在想到這幾句話的興味,卻不在那病人一邊。我忽想假使那艾草亦有理智,亦有感情,它一定亦有一番難排布。我如此設想,倘使艾亦有知,坐看那人病已7年,后事難保,倘使艾

登錄后獲取更多權限

立即登錄

網絡編輯:莫希

歡迎分享、點贊與留言。本作品的版權為南方周末或相關著作權人所有,任何第三方未經授權,不得轉載,否則即為侵權。

{{ isview_popup.firstLine }}{{ isview_popup.highlight }}

{{ isview_popup.secondLine }}

{{ isview_popup.buttonText }}
午夜宅男在线,中视在线直播,毛片网站在线,福利在线网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