聆聽大震前后的躁動

發現地球內核的旋轉使得宋曉東在國際地學界聲名鵲起,最近他通過研究地震儀記錄的環境噪聲,發現大地震襲擊地區的地殼行為出現明顯的變化。

責任編輯:朱力遠

發現地球內核的旋轉使得宋曉東在國際地學界聲名鵲起,最近他通過研究地震儀記錄的環境噪聲,發現大地震襲擊地區的地殼行為出現明顯的變化。這一成果對于監測一個地區的地震活動具有意義

海浪拍打著礁石,暴風雨驟然來臨,卡車在路面上隆隆行駛,甚至行人匆匆走過,都會發出聲響。宋曉東喜歡仔細地辨認這些通常不被人注意的聲響。他不是作為一名詩人在感受大地的躁動,而是作為一名地震學家在聆聽地球內部的奧秘。

每一秒鐘,在地球上的某個地震臺站里,地震儀都會默默地記錄周圍發出的這些聲響。地震學家把這些聲響叫作環境噪聲。乍看上去,“噪聲”這個稱謂似乎在暗示這些聲響是無用甚至是干擾性的,但在宋曉東和他的學生眼里,這些噪聲可能埋藏著寶藏。

宋曉東是美國伊利諾伊大學的教授,他剛剛與博士生徐震共同在《美國科學院院刊》(PNAS)上發表了一篇論文,報告他們在環境噪聲中做出的最新發現。

他們發現,遭受過大地震襲擊地區的地殼行為出現明顯的變化。這種變化,“從量級上來看是非常大的”,宋曉東說。

而且變化不僅僅出現在地震發生的地方,它實際上波及幾百甚至上千公里以外的區域。“往往斷層到處都有,你要隨時監測某個斷層將來可能發生破裂的話,這是比較困難的事。但是如果地震引起的介質變化是大范圍的,這對于監測一個區域的地震活動,就有很大的意義了。”宋曉東對南方周末記者表示。

地核轉動

2005年,徐震從南京大學地球科學系碩士畢業,進入美國伊利諾伊大學,師從宋曉東。“只要你是地學界的,就會知道宋曉東。”徐震說,“他給了我這個機會,我立刻就去了。”

讓宋曉東在地學界聲名大噪的是他和保羅·理查茲(Paul Richards)1996年發表的一項研究成果。在那之前,沒有人知道地球的內核的轉動速度與地球其他部分是不同的。

宋曉東那個時候正在美國哥倫比亞大學做博士后。他對于地球表面之

登錄后獲取更多權限

立即登錄

網絡編輯:莫希

歡迎分享、點贊與留言。本作品的版權為南方周末或相關著作權人所有,任何第三方未經授權,不得轉載,否則即為侵權。

{{ isview_popup.firstLine }}{{ isview_popup.highlight }}

{{ isview_popup.secondLine }}

{{ isview_popup.buttonText }}
午夜宅男在线,中视在线直播,毛片网站在线,福利在线网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