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周高論(090910)
“×二代”的流行折射了一個隱憂:以出身論英雄的時代雖已過去,但貧富的機會均等似乎并沒有完全實現,至少我們尚沒有完全保證給貧富二代一個公平的競爭機會。
責任編輯:史哲
評審:黃廣明 黃波
No.1 警惕“×二代”的馬太效應
《廣州日報》,9月8日,作者:李龍
(原文摘編)“×二代”的流行折射了一個隱憂:以出身論英雄的時代雖已過去,但貧富的機會均等似乎并沒有完全實現,至少我們尚沒有完全保證給貧富二代一個公平的競爭機會。
財富當然可以繼承,“富二代”本身并不錯。但當現實社會中,“富二代”屢屢與曬富、炫富掛鉤,甚至飆車殺人、醉駕殺人時,“富二代”的身份常常給人以出身可以規避應受懲罰的暗示。同樣,人們也沒有說“官二代”就一定不能做官,但是當他們以“玩拼爹”的游戲規則,霸占了選拔通道,把民選變成官選時,這樣的“官二代”則難免引起公眾的質疑。這樣的“×二代”變成了對人類社會所追求的公平,最重要的一條就是打破以出身論英雄這一不公平的社會規則的嘲弄。
轉型時期,貧富差距客觀存在,這是事實。但以代際轉移的方式拉大差距,大有形成“×二代”的“
登錄后獲取更多權限
網絡編輯:瓦特
歡迎分享、點贊與留言。本作品的版權為南方周末或相關著作權人所有,任何第三方未經授權,不得轉載,否則即為侵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