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0年消逝詞典之經濟詞語

放衛星/趕英超美/大鍋飯/統購統銷/商業合作社/價格雙軌制/農業稅

[放衛星 趕英超美 大鍋飯 統購統銷 商業合作社/供銷合作社 價格雙軌制 農業稅]

【放衛星】

放衛星,指的是從1958年開始的、在“大躍進”中的、一場急于求成的社會主義建設悲情運動。在“大躍進”中各地浮夸風盛行,虛報夸大宣傳糧食產量,這些上報虛假“小麥衛星”、“水稻衛星”、“包谷衛星”、“烤煙衛星”等在各行各業中發生的類似行為被統一稱為“放衛星”。

1958年6月8日,《人民日報》登載了“河南省遂平縣衛星農業社5畝小麥平均畝產達到2105斤”的浮夸報道,并將之稱為“放出第一顆畝產衛星”。

官方只所以選擇了“衛星”這個詞,是因為1957年蘇聯發射了人類歷史上第一顆人造地球衛星后,“衛星”成為整個社會主義陣營的榮耀,是“高精尖”的象征,是那個時代的“熱詞”。

經過《人民日報》等媒體大張旗鼓的宣傳,政府組織的現場觀摩,各地群眾歡欣鼓舞的效仿,在隨后各地掀起了陸續放出小麥畝產衛星的高潮,虛報數字逐漸 增大,例如:8月13日,新華社報道了湖北省麻城縣溪建園一社出現“天下第一田”的事跡,該社早稻畝產達到了36900斤。隨后,各大廣播、報紙、雜志的 相關報道宣傳也進入了新的高潮,截至放衛星的尾聲階段9月25日左右,小麥畝產最高數是青海柴達木盆地賽什克農場第一生產隊的8586斤,稻谷畝產最高數 為廣西環江縣紅旗人民公社130435斤。

語言學家認為,詞語像礦產一樣,會因為過渡的使用而被淘空。恰因如此,“放衛星”很快因為其自身的臭名昭著,而被官方和民間雙雙棄用。幾十年后,“放衛星”已經作為一個垃圾詞匯徹底被漢語遺棄。人們在形容類似情況時,重新選擇了“扯淡”、“吹牛”這些生氣勃勃的詞匯。

(楊繼斌)

【趕英超美】

趕英超美這個著名的口號,是中國百年來被迫害感在1950年代的一次爆發。它洋溢民族主義的激情,其背后是對于“趕超”的單維度理解和樂觀估計。

1957年11月,社會主義大家庭在莫斯科開會。趁著蘇聯剛剛發射了第一顆人造衛星的熱乎勁,各社會主義國家形成共識,“社會主義正在上升,資本主 義正在衰退”。赫魯曉夫在會上提出,要用15年時間趕上和超過美國。作為蘇聯的小弟弟,毛澤東表示,中國要用15年時間趕上和超過美國的小弟弟英國。12 月份,劉少奇向全國宣布,中國要在15年內在鋼鐵和重工業方面趕上英國。

這一指標最終在高層被壓縮到了七年。并隨后提出十年趕上美國。緊接著,為實現這一夢想,“大躍進”在全國全面展開。毛澤東研判,蘇聯的“蘇維埃加電氣化”理論已經落伍,憑借中國人發明的人民公社試驗,中國很可能比蘇聯提前進入共產主義,只需三五年就可以趕上英美。

彼時,英國年產鋼量約為2000萬噸,中國的年產量為535萬噸。為了兌現愿景,中國決定1958年的年產量為 1070萬噸——依照如此速度,只需兩年就可以趕上英國了。全國各地都是土法煉鋼的小煉鋼爐,大批黑不溜秋的大疙瘩被當成鐵塊送到了北京。一些地方甚至連 鍋都扔進了煉鋼爐里。余華的小說《活著》生動逼真地還原了這一悲情。但盲目的計劃讓國民經濟瀕臨崩潰。中央政府最終意識到這不是一個短期內能夠實現的愿 望。“超英趕美”遂被擱置。

1995年,中國的鋼產量增至9536萬噸,終于超過了英美,1996年中國鋼產量超過一億噸,名列世界第一。2005年,中國的經濟總量超過了英國,實現了幾代人的夢想。

但這時中國人發現,自己卻依然是發展中國家,人均收入、社會福利,均和英美存在差距。

(楊繼斌)

【大鍋飯】

大鍋飯概念的流行,最早可追溯到1958年下半年開始的“人民公社”化運動。在那場聲勢浩大的全民運動中,口糧由公社、生產隊掌管,農民不在自己家里吃“小鍋飯”,而要一起到公共食堂吃“用一個大鍋煮的飯”。真正的大鍋飯,持續了也只有一兩個月時間。

這個概念的再一次復蘇,則要到了1980年代,“大鍋飯”代表著在舊有的計劃經濟體制下,干好干壞一個樣,大家都拿幾十塊錢的工資,每天回家蝸居在 一樣的斗室里,吃一樣的飯菜——很多時候甚至是單位食堂真正意義上的“大鍋飯”。而到了這個時候,大鍋飯已經成了一個值得批判的反面觀點。既然經濟效率是 可以追求的目標,那么大鍋飯就是需要反對的方式——與之相對應的則是“鐵飯碗”,強調這種工資分配制度的終身性。

國企改革之后,越來越多的中國人在私營經濟部門就業,而國營企業的工資也不再一碗水端平。1990年代末期之后,不僅“大鍋飯、鐵飯碗”不再出現,甚至連“打破大鍋飯、鐵飯碗”,都很少提及。

(胡賁)

【統購統銷】

糧食領域的統購統銷政策開始于1953年。那一年,紅色新生政權遇到了糧食危機。由于政府將大量資源用于蘇聯模式的全力工業化戰略——這符合馬克思主義擴大再生產原則的信條,農業在一定程度上被忽視了。

落后的農業不堪工業化之重,再加上朝鮮戰爭而引發的國際禁運,糧食恐慌已有失控的前兆,糧食搶購風潮在全國蔓延。

作為應對,中央沒有選擇將農產品收購價提高到市價水平,而是寄希望于以固定價格強制收購制度,并適當加快合作化步伐。統購統銷由此開始,其意是指, 糧食只能賣給政府,并服從政府的統一分配。半年之內,這一政策就成果顯著。1954年的糧食收購數同比增加77.78%,庫存增加了51%。不久,這一制 度就擴散開去,糖、煙、酒、自行車、鐵鍋等一切用品都被納入了計劃體制之中,統購統銷。

過度收購使得農民吃不飽肚子,他們產生向城市流動的愿望。1958年,戶口制度建立,限制農民自由遷徙的制度被以法律形式固定。

統購統銷政策一直持續到上世紀80年代,進而引發了改革時期的最大舉措與爭論:價格雙軌制——在不徹底癱瘓計劃經濟的情況下發展市場經濟。隨著改革的深化,此項政策才逐漸由調整走向終結。

(沈亮)

【商業合作社/供銷合作社】

提起合作社,很多人首先想到的是供銷合作社——一種為滿足農村生產和生活需要而設立的銷售生產工具、生活用品和收購農產品、副業產品的商業機構,簡稱供銷社。也有人稱之為商業合作社。通常情況下都是村民每人投資幾塊錢,由生產大隊統一進貨,在村里銷售。

新中國成立后,我國城鎮和鄉村普遍實行了合作化道路,農業合作社不僅包括了供銷合作社,還有消費合作社、信用合作社、生產合作社和運輸合作社等不同類型。

1952年后,供銷合作社逐步建立起較完整的組織系統,形成了全國總社、大區總社、省級聯社、市縣聯社、基層社五級組織,在全國形成了一個上下連接、縱橫交錯的全國性流通網絡,成為滿足農民生產生活需要、組織農村商品流通的主渠道,供銷合作社是活躍在農村的重要商業力量。

改革開放后,農村實行家庭聯產承包責任制,促進了農村生產力的發展,改善了農民的生活。國家也逐步取消了商品統購統銷政策,人們購買商品再也不用憑 計劃、票證,再也不只認“供銷社”一個門了,傳統意義上的供銷合作社逐漸被個體雜貨店和鄉鎮超市取代,有些早已經關門大吉,活下來的那些,已經轉型為綜合 性農業服務組織而存在。

(黃金萍)

【價格雙軌制】

價格雙軌制是指同一產品計劃內部分實行國家定價,計劃外部分實行市場調節價,主要涉及糧食價格及生產資料價格。

在計劃經濟體制下,國家制定了幾乎一切商品的價格并多年不變,這導致農副產品購銷價格倒掛,工業品價格要么偏高要么偏低。

1984年9月召開的首屆全國中青年經濟科學工作者討論會(即“莫干山會議”),提出了雙軌制價格改革的思路,并被提交給中央領導。

1984年5月10日,國務院發出67號文件,其中規定:在完成指令性計劃以后,超產部分允許企業在不高于計劃價格20%的范圍內浮動。1985年1月,國務院又發文取消了20%的限制:超產部分的價格由供需雙方自由議定,國家不加干涉。

價格雙軌制在價格形成上逐漸引入市場機制,不僅部分糾正了不合理的價格體系,而且打破了僵硬的價格管理制度,把市場機制放到了和計劃機制共存的位置上。除了統一收購價,糧食可以賣出其他的價錢,優質產品還可以賣出優價來。

雙軌制將價格改革的大系統化為一個個可以操作的小系統,避免了大風險。此后它成了中國漸進式改革最重要的特征,被用到外匯市場、勞動力市場、住房制度、社會保險改革以及所有制改革。

不過,人們很快發現,價格雙軌制帶來了新問題:官員利用手中調撥物資的行政權力,占有計劃物資并轉到市場上高價出售;由于轉手倒賣的利潤遠高于正常經營和生產,企業熱衷于擠入有限的低價采購通道,尋找倒賣機會……

到了90年代后期,大部分商品價格已經放開,價格體系基本理順,價格雙軌制就慢慢消失在大眾面前。

(黃金萍)

【農業稅】

在漫長的中央帝國歷史上,“皇糧國稅”一直是和天地一樣的永恒存在。一個農業經濟體,尤其是重農抑商的統治思想之下,基于農業生產的稅收,是支持政權運轉的基礎。

新中國的農業稅開始于1953年的“農業稅條例”,國家規定,農業常年產量的15.5%必須無償上繳。這略高于中國歷史上的理想:十一而稅。實際 上,新政權與傳統中國最大的區別,乃是最為龐大的國家機器和對國民經濟最廣泛的參與——這自然要求更多的糧食。因此,僅僅是農業稅顯然是不夠的,廣義上來 說,國家以超低的價格強制收購農民的糧食,也是另外一種農業稅。

最初的農業稅,以實物方式征收,以村(大隊)為集體單位上繳。改革開發后,隨著家庭聯產承包制的實行,農業稅變成了針對農民個人的無起征點的所得 稅。而1990年代前期以后,一方面由于經濟作物的發展,部分農戶家庭轉向非糧食作物;另一方面眾多的農民遷徙至城市加入第二和第三產業,其中相當部分以 “農民工”的身份加入工人行業;還有部分城郊地區的農戶,由于城市的擴展,土地被征收變成城市用地沒有土地,從這一時期開始,每年的征收基本上以糧食按照 當時的市場價格折合為貨幣征收。

直到2006年,中國才徹底取消農業稅。當年農民因此增收336億元。畢竟,對于當年4萬億的全國財政總收入來說。300多億的農業稅,真的不算什么。

(胡賁)

{{ isview_popup.firstLine }}{{ isview_popup.highlight }}

{{ isview_popup.secondLine }}

{{ isview_popup.buttonText }}
午夜宅男在线,中视在线直播,毛片网站在线,福利在线网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