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兆玄下 吳敦義上

如果馬英九當初任用劉兆玄,意在重啟兩岸開放之門,為兩岸三通作開路先鋒,今日任用吳敦義為“行政院長”,是要借重吳氏豐富的政治閱歷,為島內箭在弦上的縣市長大選、兩岸新一輪經濟合作談判,乃至未來的兩岸政治談判,預作準備。

馬英九的新內閣人事安排,一定程度展現了臺灣未來的政治走向

對臺灣而言,這個牛年儼然是“水牛”年,水滿為患,不但沖散了臺灣南部的地形地貌,更沖亂了臺灣原本不動如山的權力布局。馬英九自上臺以來,終日席不暇暖,忙于救災:先是搶救經濟衰退之災,繼而搶救“八八水災”,就任至今,從未得片刻安寧。馬先生固然從未公開吐露領導人難為之慨,但對比就任之前意氣風發之神情,較諸近日馬不停蹄、疲于奔命之神態,臉上確有歲月催人老的刻痕。

日前,劉兆玄宣布內閣總辭,換上吳敦義組閣,臺灣動蕩的政局是否能有一新氣象?在野的民進黨,是否就此鳴金收兵?或者反而治絲益棼,揚湯止沸,更加了無寧日?

劉兆玄代馬英九擋箭

從馬英九行事風格觀察,他本應相當重視內閣的安定性,非不得已,絕不會任意更動內閣人事,更遑論遷調閣揆。馬英九此一領導特質,明顯與陳水扁時代大不相同,扁“執政”時期,8年間竟“消耗”了6位“行政院長”,名為讓綠營天王多所歷練,實則五日京兆,政出多門,一曝十寒。馬英九顯然意圖樹立內閣高度穩定性的典范,讓臺灣政治體制重新回到老國民黨執政時代尊重專業、珍惜人才、政局安定的軌道。

去歲以來,受世界性經濟不景氣拖累,臺灣經濟一度陷身谷底,處此危境,縱使島內在野勢力不斷叫囂,要求撤換閣揆,為經濟數據不理想、

登錄后獲取更多權限

立即登錄

歡迎分享、點贊與留言。本作品的版權為南方周末或相關著作權人所有,任何第三方未經授權,不得轉載,否則即為侵權。

{{ isview_popup.firstLine }}{{ isview_popup.highlight }}

{{ isview_popup.secondLine }}

{{ isview_popup.buttonText }}
午夜宅男在线,中视在线直播,毛片网站在线,福利在线网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