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父親是一個歸不了檔的人——專訪胡蘭成之子胡紀元
向來提起胡蘭成,一半因為張愛玲,一半因為他的“漢奸”嫌疑?;ㄟ呅侣勁c稗官野史從來盛行,但直面一代才子胡蘭成,其經歷、才情、識見別開生面,并非“漢奸”二字可以概括。
向來提起胡蘭成,一半因為張愛玲,一半因為他的“漢奸”嫌疑?;ㄟ呅侣勁c稗官野史從來盛行,但直面一代才子胡蘭成,其經歷、才情、識見別開生面,并非“漢奸”二字可以概括。
諾貝爾文學獎獲得者川端康成曾評價胡蘭成書法:“于書法今人遠不如古人;日本人究竟不如中國人。當今如胡蘭成的書法,日本人誰也比不上。”
若論學問、文章,胡蘭成一無師承、二無學歷,卻通達《尚書》、《易經》等典籍、黃老之術、佛學禪宗、詩詞歌賦乃至民間戲曲、通俗小說,筆下文章也自成一派。但依胡蘭成的性情和志向,“文章小道,壯夫不為”,書法更不在話下。他自稱是“干政治的人”、“縱橫家”,阿城稱他為“兵家”,日本人則稱他“亡命的革命者”。他說:“我于文學有自信,然而惟以文學驚動當世,流傳千年,于心終有未甘。我若愿意,我可以書法超出生老病死,但是我不肯只作得善書者。”
晚年,他潛心于現代科學,亦有心得。
他這一生,還欠下許多風流債務,《今生今世》未嘗諱言。多情未必薄情,只是他對人“一視同仁”,不免惹得其中心高氣傲者怨恨。死后數十年猶有不團圓的《小團圓》如影隨形。
胡蘭成,日本小田原蘇峰堂前
這個在生死成敗、善惡是非邊緣安身的人,改朝換代之際躲過了雷霆之劫,終究躲不過亡命天涯、終老于異國他鄉的運數。
1981年,胡蘭成客死日本,身后三子二女。發妻唐玉鳳生子胡啟,繼室全慧文則育有胡寧生、胡小蕓(女)、胡紀元、胡先知(女)4個孩子。
胡蘭成幼子1939年1月1日生于香港,因此取名紀元。他3個月大時,胡蘭成帶著一家人從香港來到上海。7歲前他生活在父親身邊,12歲時最后一次見父親。20歲后,在電機廠工作,直至退休,后定居南京。退休以后,胡紀元開始整理父親的著作和資料,視為一項使命。
8月中旬,南京驕陽如火,記者與友人拜訪了胡紀元先生。聊起父親胡蘭成,紀元先生有時風趣幽默,有時靦腆木訥,有時激動得磕磕巴巴,有時停下來思索良久——有這樣一位父親,他心底是自豪的。
胡紀元在南京寓所露臺
“他一直記掛著我母親”
人物周刊:您12歲時父親就不在身邊了,對他有什么印象?
胡紀元:父親在家里喜歡寫毛筆字、與朋友下圍棋,有時是
登錄后獲取更多權限
網絡編輯:瓦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