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城豈可“嫁”
一個是湘西文化,一個是浙東文化;一個是苗族土家族的山水聚落,一個是典型的江南平原上漢族的古縣城;兩地的歷史、地理、民族,以及民間的信仰、民俗、建筑、生活習慣,還有人的性格、氣質、審美,都迥然不同,怎么聯姻?
責任編輯:蔡軍劍
寧波慈城與風馬牛不相及的鳳凰古城“聯姻”,瘋了?
昨天,忽見媒體上浙江寧波慈城一位官員說出的驚世駭俗的一句話:
“現在看來,靠常規武器行不通了,而‘鳳凰古城旅游開發模式’,就是政府給慈城投下的一顆‘原子彈’。”
先甭說什么“鳳凰古城旅游開發模式”,就這一句就夠得上一顆重磅炸彈。炸得我——也炸得遠在上海的阮儀三教授魂飛魄散。急得阮儀三教授焦慮萬分打電話給我。
記得二○○二年,應寧波慈城之邀,我與阮儀三教授在寧波網上做視頻交談,內容是探討慈城的古城保護與利用。那時寧波的城市保護與建設的確做得很好。寧波市剛剛完成月湖及周邊的整理與修繕,慈城正待起步。我和阮教授都對寧波人做事的精致、認真、踏實表示由衷贊賞,并對深知并深愛自己的文化的寧波人心懷敬意。記得阮教授——這位古城鎮保護大家曾對慈城的
登錄后獲取更多權限
歡迎分享、點贊與留言。本作品的版權為南方周末或相關著作權人所有,任何第三方未經授權,不得轉載,否則即為侵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