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利國家將帶來什么
非福利國家有兩種典型,一種是“放任主義”的,政府不涉足福利機構,放任市場提供牟利性的服務;另一種是“尸位素餐”的,政府控制著各種教育醫療機構,但不給國民提供福利
責任編輯:戴志勇
■ 非福利國家有兩種典型,一種是“放任主義”的,政府不涉足福利機構,放任市場提供牟利性的服務;另一種是“尸位素餐”的,政府控制著各種教育醫療機構,但不給國民提供福利
福利國家的廣義定義是政府要負責促進和提供社會福利,至于促進和提供的具體福利,各個國家有所不同。大致來說,主要有兩大方面。一是醫療和教育,這 類福利著眼于幫助大多數人提高素質和能力,使人獲得比較平等的競爭機會。另一類福利是扶助弱勢群體,譬如幫助失業者、老年人、無勞動能力者等等,給他們提 供最基本的生活保障。
19世紀末、20世紀初,現代福利國家在歐美逐漸發展起來,那個時代的大背景是,工業革命帶來了空前的經濟繁榮,向人們展示了科技進步的力量,同 時,工業化使大量的貧窮農村人口涌入城市,造成很多社會問題,迫切需要福利。那個時代在西方歷史上被稱為“進步時代”(Age of Progress),有一股強勁的理想主義思潮,相信科技、社會的進步,相信人類可以創造一個進步的政府解決社會福利問題。長期以來,“平等”“扶弱”就 是普世的人類理想,佛教主張慈悲、施舍;伊斯蘭教征收財產的扎卡特稅(zakat),用以幫助貧窮無助的人;基督教興辦醫院、學校、育嬰堂等等。在工業化 的現代社會,人們繼續追隨平等、扶弱的理想,希望福利國家能夠通過進步的力量,建成人類進步的“理想國”。
福利國家·喂奶給國民吃 向春/漫畫
“尸位素餐”的非福利國家·有奶也不給國民吃 向春/漫畫
“放任主義”的非福利國家·國民自己找奶吃 向春/漫畫
福利國家應是一個褒義詞,但在20世紀80年代的美國,它赫然變成了貶義詞。對福利國家的貶抑林林總總,比較突出的有以下幾種。
剝削未來,還是投資未來?
第一種,貶抑批評福利國家的“龐大財政負擔”和“不可持續性”。福利
登錄后獲取更多權限
網絡編輯:瓦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