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改提速當借鑒建國政協經驗
政協運行中有兩個痼疾:一是有事未必找政協;二是即便找了,各民主黨派、政協委員的意見,也未必真正得到重視。
責任編輯:陳敏 史哲 蔡軍劍
9月3日,《中共廣州市委政治協商規程(試行)》頒布,這份由廣東省委書記親自督導、十易其稿的政協新政規劃,讓公眾眼前一亮的地方頗多。如詳細列舉中共廣州市委必須與民主黨派商議的十方面內容;首次制定從準備、展開協商到跟進與反饋的整套程序。為保障種種新招不致盡數落空,該規程還設計了一套護駕機制,硬性規定“未經協商的,原則上不提交市委決策、市人大常委會表決通過、市政府實施”,還將把能否搞好政治協商納入干部考核。
細讀全文,大體上想解決政協運行中的兩個痼疾:一是有事未必找政協;二是即便找了,各民主黨派、政協委員的意見,也未必真正得到重視。政
登錄后獲取更多權限
網絡編輯:瓦特
歡迎分享、點贊與留言。本作品的版權為南方周末或相關著作權人所有,任何第三方未經授權,不得轉載,否則即為侵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