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訪空軍閱兵村 飛行員:從“練為戰”到“練為看”

每一架參加閱兵的戰機背后,是18個后勤、機務、保障人員的保障維護。他們都無法親眼看到長安街上如潮如浪的歡呼雀躍、金水橋畔的軍樂激昂

責任編輯:郭力 文平

■編者按:國慶閱兵時,空軍受閱部隊飛越天安門廣場,只有幾秒鐘。但全軍最優秀的飛行員們經受的訓練,同樣是數月。

事實上,每一架參加閱兵的戰機背后,是18個后勤、機務、保障人員的保障維護。他們都無法親眼看到長安街上如潮如浪的歡呼雀躍、金水橋畔的軍樂激昂。

南方周末記者探訪空軍閱兵村。為您講述他們的訓練與生活。

以為“練兩個月就夠了”

在來閱兵村之前,飛行員盧文慶還在想,“練兩個月就夠了”。

這位43歲曾榮立一等功的飛行員,有一次飛機夜航起飛三分鐘,發動機葉片打破油箱起火,他都冷靜處理,全力駕駛滿油帶彈的失火戰機單發著陸成功,榮獲空軍功勛飛行人員金質榮譽獎章。

參加閱兵的飛行員每人都有驕人的飛行履歷。不過,雖然飛行時間已達3000小時,盧文慶卻發現編隊飛行不是那么簡單:“打乒乓球不難,用球拍端著球不動,倒不容易。”

閱兵的要求就像讓拳擊手練繡花,“飛得標齊,必須手動操縱,40分鐘都得拉緊油門,稍動一度坡度,后面就是40米的差距。飛一次下來,手都伸不直了。”

為了緩解手部、肩部疲勞,每天晚飯后,航空兵某師師長劉國勝都會和飛行員們一起打羽毛球,一練就是一個小時。而在閱兵前,足球等劇烈活動則被嚴格禁止,防止受傷,也避免體力透支。

劉國勝所在的部隊原駐地三面環海,經常受到臺風、雷暴的影響,對復雜天氣適應能力很強。“北方的天氣比南方好多了。”他說。

“那也不能掉以輕心,我們要把好天氣當復雜天氣練。”劉國勝對南方周末記者說。所以,盡管碧日晴空,訓練中,每架飛機還是都被蒙上了一個暗艙罩,飛行員看不到外面,就只能悶頭按機載設備飛。

“大量的后勤保障和物資準備,也是保障萬無一失。”盧文慶對本報記者說,“我們有充足的

登錄后獲取更多權限

立即登錄

網絡編輯:莫希

歡迎分享、點贊與留言。本作品的版權為南方周末或相關著作權人所有,任何第三方未經授權,不得轉載,否則即為侵權。

{{ isview_popup.firstLine }}{{ isview_popup.highlight }}

{{ isview_popup.secondLine }}

{{ isview_popup.buttonText }}
午夜宅男在线,中视在线直播,毛片网站在线,福利在线网址